烫伤

烫伤

概述:烧伤是一种由物理或化学因素,如热力、化学、电流及放射线等所引起的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小面积烧伤仅引起皮肤和(或)黏膜组织或相应的深层组织的损伤。但较大面积的烧伤,可引起机体的各个系统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代谢和形态变化,使伤员全身出现严重的反应和内脏损害,发生休克、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死亡率很高。烧伤创面的愈合及治疗过程复杂,时间较长。创面愈合后可遗留有瘢痕挛缩和功能障碍等后遗症。所以烧伤、尤其大面积烧伤是一种最复杂和最严重的外伤性疾患。要治疗好大面积严重烧伤病人,除了专科医生需要具有扎实的烧伤专科基础医疗知识和经验外,尚需有其他科室如普通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骨科、麻醉科及内科等通力合作会诊、治疗,形成一个团队,才能取得成功,这是集体努力合作、协同工作的成果。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燃烧武器的更新,烧伤伤员在平战时疾病中所占的比例将日益增长。在日常生活、生产活动或是火灾事故中都可见到散在的或成批的烧伤伤员。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化学工业的兴起和城乡电力的普遍应用,致使化学烧伤电烧伤伤员也逐渐增多。战时由于多种燃烧武器的使用,火焰烧伤更为多见。
    我国烧伤专业的发展是从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主要是治疗中小面积烧伤和烧伤后瘢痕挛缩后期整形的伤员。自从在1958年上海瑞金医院成功抢救烧伤面积为80%的工人邱财康以后,救治烧伤的工作在全国逐步被普及推广,全国范围内地方及军队各医学院校,各省、市级医院,甚至某些基层医院均先后成立了烧伤科、烧伤救治中心、烧伤研究所等组织。在有条件的大医疗、科研单位,对烧伤的诊断,烧伤后病理生理的改变,烧伤抗休克的防治,烧伤感染和内脏并发症的防治,创面处理与愈合机制,皮肤移植,烧伤康复治等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结合临床的科研工作。建立了一套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疗烧伤,特别是治疗大面积烧伤的知识和经验,烧伤治愈率明显提高,使我国烧伤治疗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但在烧伤科研的方面,与国外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美国每年有200万人烧伤,30万人需住院治疗,直接死于烧伤者每年约2万人。丹麦的一份报告(1967)称,每100万人中每年烧伤人数约为4140例。
    我国尚无烧伤病人发病率的确切统计数字,但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从烧伤门诊数和住院烧伤人数推算,重庆市每年每100万人中有5000~10000人烧伤,其中需要住院治疗的约占10%。我国粗略估计每年有500万~1000万人被烧伤。但其中有大部分是没有去医院而是在家自行治疗的。近代战争时烧伤发病率也在增长,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烧伤只占伤员的1%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凝固汽油弹、喷火器、燃烧弹等被广泛应用,烧伤发生率明显上升,平均上升至2%~3%。1973年中东战争的一次战役,据以色列一战区统计,烧伤发生率已高达10%。如果发生核战争,由热辐射和放射线所致烧伤的发生率可达70%~80%。
    据上海瑞金医院对近10余年来收住入院的7663例烧伤患者资料分析,约87%的患者分布在10岁以下和21~60岁两个年龄组,11~20岁和60岁以上分别只占7%~8%和6%,男女性别比约为2∶1(表1)。
    又据中国人民解放军16个单位收治的48978例烧伤病人的分析,78%伤员年龄均在30岁以下,大多数为儿童及青壮年伤员。这是由于儿童缺乏生活知识和自身防护能力,青年人劳动作业不熟练或缺乏防护知识是易于致伤的主要原因。发病季节以在夏季6、7、8三个月为最多(32%)。可能是夏季衣服穿得少,因洗澡等接触热水的机会较多,尤其是儿童特别容易受伤。受伤的部位以身体常暴露部位如头颈部(18.8%)为最多,其次为下肢(17.36%),上肢(16.20%),手(14.62%)。因为暴露部位首先接触到致热源,而伤员受伤后,在紧急情况下,常用手来灭火,故手也特别容易受伤。
烧伤面积的统计分布是面积越小,发生数越多。其中面积小于30%的中小面积烧伤仍占多数,达85.7%。故对占大多数的中小面积烧伤伤员来说,如何缩短住院治疗日期,尽可能恢复他们的功能,让他们早日回到工作和战斗岗位,仍是先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表2)。
    上海瑞金医院报道,三度烧伤在20%TBSA以上者为特重烧伤。这类患者在第1阶段占三度烧伤患者总数约12%,第2阶段降至约9%。三度烧伤在80%TBSA以上者,两个阶段的百分比各为三度烧伤患者总数的1.54%和1.13%(表3)。

病因

病因:了解致伤源对判断烧伤伤员的伤情十分重要。而致伤源引起烧伤严重程度的因素很复杂,伤情取决于致热源的温度(如电流等即为强度),接触时间的长短,接触的密切程度即热传导性能的高低,如皮肤是否暴露,衣服的厚薄等有关。
    烧伤常见的致伤原因,无论平、战时,均以热力烧伤最多见,占各类烧伤原因中的85%~90%。战时多系火焰烧伤(燃烧武器、炮弹爆炸、各种机动车、舰艇、飞机着火等)。近年来,由于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电力的普遍使用,而对这方面烧伤的预防知识未能及时普及,化学烧伤电烧伤发生数已有上升的趋势(表4)。
    常见的致伤因素有下列几类:
    1.热力烧伤  热力为最常见和最主要的致伤原因,约占总收治伤员的89%。其中包括火焰、烟雾、热水、热液和热的半流体、半固体、固体等。平时烧伤不仅以热力烧伤居多,而且以生活烧伤居多。生活烧伤与工业烧伤的比例为3∶1或4∶1。而在生活烧伤中,一般以小儿居多。小儿烧伤又以热液、蒸汽所致的烫伤较多。
    (1)火焰:火焰除本身的致伤作用之外,还可能会伴有其他的损伤和中毒。火焰的核心,即中心呈现黄色的部分,温度较低。火焰外周的温度较高,可达300~400℃而火焰尖部的温度最高,可达700~800℃。若现场有易燃物品存在时,温度可以高达1000℃以上。温度与火势有关。火势越大,温度越高。火势和温度还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密闭环境因氧的迅速消耗,火势会减弱;还会因为空气不畅通,温度会很快上升。因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易致人员缺氧和窒息。此外在密闭的环境中,燃烧物产生大量烟雾,引起吸入性损伤,是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开阔地带燃烧的火焰,有流通的空气助长火势,但流入空气的温度较低,所以温度不致过高。伤员在开阔地带如果大声叫喊,仍有发生吸入性损伤的可能。
    (2)烟雾:为物质燃烧中或某些物质在热解中散发出来的燃烧不完全的物质。其成分随燃烧或热解的物质不同而各异。散发的物质多为细小颗粒,随气流飘动形成烟雾。烟雾会刺激眼睛,影响视力,妨碍逃离现场。浓烟刺激咽喉可以引起喉痉挛发生窒息,吸入呼吸道内可导致吸入性损伤。而吸入性损伤不仅是烟雾造成的损伤,而且是由高温和化学物质共同引起的损伤,可发生化学物质吸收中毒。烟雾损伤常和火焰烧伤同时发生,伤情互相影响。但有时在烧伤现场,也常发现有全身皮肤没有损伤而因烟雾吸入导致死亡的病例。
    (3)热水;水温高达50℃以上,持续接触皮肤便会发生烫伤。水温越高,所需致伤时间越短。水温高达90℃以上,瞬间可发生烫伤。热水的温度虽然不及火焰,但其穿透性、导热性能较强,也常可导致深度烧伤。
    (4)热流体和半流体:如热的汤、油、牛奶、稀饭、粥、面条等。除去热水因素外,还应该考虑其中有油及其他食物的成分在内,其沸点较高、热比、热容量高、黏附性强。同等温度的热流体和半流体的致伤程度比热水烫伤严重。尤其是热油,温度可高达200~300℃,常引起深度烧伤。
    (5)高热蒸汽:一般蒸汽与空气混合,温度不致达到致伤的程度,如用蒸汽吸入治疗呼吸道疾患。开水壶嘴和锅盖边冲出的蒸汽温度较高,是常见的致伤原因之一。特别是高压蒸汽,如锅炉爆炸,管道破裂冲出的高温、高压蒸汽气流的致伤作用不仅引起热力烧伤,同时有强大的冲击波可引严重的爆震伤。由于蒸汽的热容量比干热空气高2000倍,吸入蒸汽引起的呼吸道损伤不仅深在而且严重。
    (6)热融固体:某些固体加后变成为半固体状状态或液态。散热后可以重新凝成固体状态。此类物质以沥青为代表,其熔点可高达270℃,热容量也较大,凝固后可牢固地贴附于皮肤表面,使皮肤持续受到热力而招致较严重的烫伤,并且很难从皮肤上去净。如是溶化的金属,如钢水、铝水、铜水,则温度可高达1000℃以上,则可导致更为严重的烧伤。
    (7)高温固体:多为金属类的物品或设备,导热性能较强。常见为应用煤炭的火炉、电加热的取暖器、炊具、烙铁等造成的烧伤。接触高温金属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烧伤。其他如热滚筒会造成热挤压伤,除损伤皮肤、皮下组织,还会损伤肌肉、肌腱、神经和骨、关节等。有些发热的固体,虽然温度不很高,但皮肤与其接触持续时间较久,常会引起局部烫伤,称为低温性烫伤。如北方农村的热炕,如在上面睡的时间过长,又没有翻身,则会引起烫伤,有时皮肤没有明显烫伤痕迹,但皮下软组织呈现严重损伤。
    (8)烧伤和烫伤的不同点:临床上也有将热液、蒸汽所致的损伤(烧伤)称之为烫伤。其临床表现与火焰、炽热金属所致热力烧伤有不尽相同之处。例如烧伤的致热源的温度较高(火焰、炽热金属的温度可高达1000℃以上),如果致伤的时间相同,则烧伤深度较深,而且系干热,对局部组织有烘烤作用,故损伤组织含水量减少,类似干性坏死,从焦痂外面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有栓塞的血管网。而烫伤致热源的温度较低(一般热液或蒸汽温度在100%上下),且系湿热,少有烘烤作用,故损伤组织含水量仍较高,近似湿性坏死,即便是全层皮肤甚至更深的组织坏死,早期也不表现出像火焰烧伤所致的深度组织坏死那样的皮革样焦痂。由于烫伤所致的深度坏死组织中含水量高,有利于细菌滋生,感染发生较早。
    2.化学烧伤  能够造成皮肤和皮下深层组织损害的化学物质种类繁多,主要的有如酸、碱、苯、磷等及它们的衍生物等。在和平年代,大多是在化工行业或经常有机会接触到化学物质单位,出现突发事故而造成的。在战争年代如敌方进行化学毒剂战时,使用皮肤糜烂性毒剂如芥子气、路易士气等,可使皮肤发生严重损伤。化学烧伤除了引起皮肤损伤外,尚可引起全身中毒,因化学品种类不一样,其发生的机制既不同又复杂,后果也十分严重,如果抢救不及时,伤员可能有生命危险。
    (1)酸:酸能使皮肤和深层组织的蛋白凝固,遇组织中的水能够产热,既能使组织损伤,又能使组织脱水。其损伤虽然比较严重,但所形成的硬痂能够防止酸的进一步入侵,因而一般不致引起更深部组织过多的损伤。
    (2)碱:碱能够使皮肤和深层组织的脂肪皂化,并不断深入到深层组织,特别是脂肪组织,因而损伤较深且严重。
    (3)苯:和苯的衍生物为芳香族的有机化合物,品种很多,多作为检测部门的试剂、工业原料和产品。这类致伤物质多在损伤的基础上伴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中毒。
    (4)磷:黄磷或白磷,尤其是黄磷,由于燃点很低,在空气中能够自燃。既能损伤皮肤,又能引起火焰烧伤。伴随损伤会有经创面吸收,可引起中毒;磷的化合物,如氧化物中的五氧化二磷,可致吸入性损伤,也可经呼吸道吸收引起全身中毒。
    (5)化学战剂:曾经用于战争的化学战剂种类繁多,如刺激性、窒息性、神经性毒剂、失能性毒剂等。其中皮肤糜烂性毒剂如芥子气及路易士气对皮肤损伤尤为严重,除了全身中毒外,皮肤溃破后经久不愈,须手术切除、植皮后才能愈合。
    3.电烧伤  电烧伤是指电流作用于人体表面和深部组织造成的损伤。其损伤的程度与电流的种类,电压的高低,电流在人体的途径,人体的绝缘状态,与电流接触的时间长短有关。随着工业现代化和人民生活普遍提高,不论在生产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用电的范围不断扩大,加之欠发达地区尤其在农村中安全用电知识不够普及,故电烧伤的发生率明显上升。根据1958~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16个医疗单位48978例(以下称第1阶段)和全军29个医疗单位64320例(以下称第2阶段)伤员资料分析,电烧伤病例第1阶段的3.72%上升至第2阶段的6.32%,增加将近1倍(表5)。
    电烧伤引起的损伤大致可以分为:
    (1)电休克:常是当一定量的电流通过心脏或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呼吸、心跳停止。这一般都发生在现场,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体外心脏按压,并应坚持至少30min以上。但由于现场很少有人能进行这种抢救工作,所以此类伤员存活的几率不高。
    (2)电接触烧伤:与电流直接接触所造成的损伤。一般在受损伤的皮肤上都应该有电流入口和出口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创面。电流通过身体组织,不仅会造成局部组织损伤,且因电流是向电阻最小方向流动,而血液的电阻最小,所以附近的血管常受到损伤,形成大小不等的血栓,致使坏死组织范围扩大加深。如果波及内脏,还会引发很多并发症。
    (3)电弧烧伤:为电场放电引起的损伤,温度较高,可达1000度以上,中心部位可形成1个下陷的小坑,可能是高温使局部组织气化所致。
    (4)电火花烧伤:电流发生短路时,会放出电火花,可以引起闪光性烧伤及将衣服等燃烧着后引起火焰烧伤。
    4.放射性烧伤  在和平时期,均是由意外事故所引起。如无知的人员接触到泄漏出来的放射性物质,或流失的放射源,如60Co等,除了可能引起全身放射性反应外,尚可引起局部严重的放射性烧伤。医学上多见于医疗人员没有遵循严格的规章制度,给病人照射剂量计算失误和(或)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造成急性或慢性放射烧伤。其他如外科医生在X线下取异物或时间过长,骨科医生在放射线下进行骨折或关节脱臼进行复位次数过多,均可引起慢性放射性烧伤。其他如人员进入关闭电源的幅照室内工作时,有人误开加速器电源,以至被严重全身放射性损伤及局部放射性烧伤
    5.其他
    (1)激光:激光具有特殊的效应和作用,已经被广泛用于科学实验、工业、农业、医学和军事。对人体组织可造成汽化性损伤。医学上应用,如激光手术切割、激光美容等。意外接触和掌握不适当会造成烧伤。
    (2)微波:近年来,微波已经被广泛地用于科学实验、工业、农业和医学领域,如用于理疗等,如果不注意也可以引起局部烧伤。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1.热能对局部组织和全身的损害  热能对烧伤局部组织细胞的形态、功能和代谢均可造成损害。皮肤在受到热力作用后,其损伤的程度因热源的强度,接触皮肤的密切程度和作用时间不同而异。一般认为,温度达45℃就可造成人体正常皮肤烧伤(烫伤)。热源温度愈高,作用时间愈长,组织损伤亦就愈重。例如,皮肤表面温度保持于44℃,约需6h才能引起表皮基底细胞的不可逆性变化,如温度升高至70℃或70℃以上时,一秒钟内就可引起贯穿表皮的坏死。细胞表面的脂蛋白膜等脂蛋白在45℃即有结构性损伤,高热可使细胞内蛋白质变性、凝固,导致细胞坏死、炭化;亦可抑制细胞内酶的活动而影响细胞的活力。高热性皮肤损伤的细胞学和组织学的改变表现为:最早的变化是细胞核内染色质的再分布,开始出现于表皮中间层,以后则见于深层。如损伤较深,基底细胞细胞质和表皮全层细胞核均发生肿胀和崩解。表皮和真皮连接也被破坏。当致伤温度进一步增高,损伤更重时,表皮即发生凝固、进行性变干,最后是炭化甚至气化。真皮内的变化过程与表皮相似,亦随温度高低和受热时间长短而异。真皮内最早的变化为小血管(小动脉)立即发生收缩,继之血管扩张,同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液体外渗形成水肿。如温度增高,血管内大量血栓形成,如温度更进一步增高则引起组织干燥化,最后导致炭化。或长时间接触温度很高的热源,不但皮肤全层被烧伤,有时肌肉甚至骨骼也可遭受损伤。
    高热除能对局部组织造成损伤外,还可引起全身性损害。例如,吸入蒸汽时,主动脉内血液温度可增高8.8~12.6℃,且上升迅速,下降缓慢,引起比皮肤烧伤更广泛、更严重的溶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肺泡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及水肿而致血液循环障碍和内脏损害,甚至高强度的热能会将血流的温度提高到足以对心、脑产生直接的热效应而导致死亡。
    严重烧伤后,红细胞可发生破裂、凝集、变形和形态异常等改变,同时红细胞生成被抑制。红细胞在40~45℃的热力作用下,可发生质膜通透性改变而致细胞内ATP减少、钾离子丢失及葡萄糖利用增加。当受热50℃以上时,则可致红细胞形态异常,出现类棘细胞(echinocyte)样改变,红细胞表面出现单个或多个球形突起,进而红细胞整体变为球形,且僵硬。随红细胞的形态异常,其柔软性、黏弹性亦发生改变,因而使红细胞变形性下降,造成外周阻力增加,促进血液淤滞,变形的红细胞及其破坏的红细胞碎片可堵塞微血管,影响微循环灌流,加重局部组织缺氧、缺血性损害。
    烧伤后红细胞破坏的原因,以往认为是热力、严重感染及毒血症等的影响。最近的实验研究证实,除了上述因素外,还可能有一些体液细胞因子因素参与。此外,与大量混合血浆的输注、血清游离脂肪酸的增高及某些药物的使用也有关系。烧伤后红细胞形态异常的原因,除热力作用外,其他诸如红细胞内ATP含量下降,膜磷脂的脂肪酸成分改变,红细胞膜胆固醇对磷脂摩尔比值下降,以及血浆内游离脂肪酸浓度的增高和脂蛋白异常等也有影响(烧伤对全身的影响,尚可参阅休克、感染、内脏并发症等相关内容)。
    2.烧伤局部的病理变化
    (1)一度烧伤:表皮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以至棘细胞层发生损伤,基底层(生发层)健存。肉眼见皮肤伤处红、肿、干燥,不形成创面。光镜下见表皮角质层、透明层及颗粒层互相融合,结构不清;表皮细胞细胞质凝固或呈空泡状,胞核固缩或溶解;真皮表层充血、水肿或有少数白细胞浸润。局部有疼痛。由于表皮基底层健存,坏死表皮由基底细胞再生而替代,坏死层脱落即为脱屑,常于1周内痊愈,无瘢痕形成。少数可遗留色素沉着,但绝大多数可于短期内消失,肤色恢复正常。
    (2)二度烧伤:根据伤及皮肤的深度又再分为浅二度和深二度。
    ①浅二度烧伤:伤及真皮乳头层,表皮全层坏死。肉眼见伤处皮肤出现水疱。水疱系因乳头层血管通透性增高,渗出液体积聚而成。水疱大小不一,疱内含黄色清亮液体,如其中富含蛋白,有时可呈胶冻样。水疱顶为凝固坏死的表皮层。水疱溃破或剪开后露出鲜红创面,其中可见细密的血管网(系未凝固的浅部血管充血所致)。由于丰富的神经末梢受刺激,局部有剧烈疼痛。光镜下见真皮乳头层有明显充血、水肿和白细胞浸润,胶原纤维离散、肿胀。在无感染的条件下,水疱内容物被吸收、蒸发或流失,经7~10天,由残留基底细胞及皮肤附件(主要是毛囊)上皮再生愈合。一般无瘢痕形成,有时有较长时间的色素改变。
    ②深二度烧伤:伤及真皮网状层,但真皮深层及其中的皮肤附件深部结构仍健存。肉眼见表皮和真皮胶原纤维凝固坏死后形成干痂,可有或无水疱形成。干痂一般呈半透明,透过痂皮可见散在的细小红点,为残存的皮肤附件周围发生充血的毛细血管丛。由于神经末梢部分被毁,因此一般感觉迟钝。镜下见表皮至真皮全层发生凝固性坏死,原有的组织结构消失。坏死的胶原纤维肿胀、融合、结构消失;有时皮肤附件轮廓尚可辨认;痂下组织显充血、水肿;在坏死层和存活组织之间有白细胞浸润带,多于伤后12h出现,病程愈长,白细胞浸润带愈明显。以后痂皮沿此浸润带分离脱落,新生上皮沿着此带增长延伸。深二度烧伤创面靠残存皮肤附件上皮再生,长出新生上皮修复,后者开始形成上皮后扩大、融合。在病程较久的病例,毛囊和汗腺上皮增生活跃,细胞肥大、核深染,变实无腔,原来的立方状上皮趋向鳞状上皮化生。有时干痂未脱落时即发生痂下愈合。可遗留少量瘢痕组织。如无感染,创面可于3~4周内愈合;如发生感染,残存皮肤附件也遭破坏,创面则需植皮后方能愈合。
    (3)三度烧伤:表皮真皮全层,甚至包括深达皮下脂肪以及肌肉、骨骼的烧伤。三度火焰烧伤创面的皮肤凝固变薄,形成半透明的褐色黄焦痂,硬如皮革,透过焦痂可见粗大血管网,为皮下淤滞或栓塞的血管,其间有些分布于真皮及皮下脂肪中的小动脉和小静脉,小血管与之相连。如为烫伤,则早期创面为不透明的乳白色痂皮,以后如经暴露干燥才显示出血管网。皮肤各层及附件结构和皮下脂肪组织均发生凝固性坏死而呈均质化,或隐见组织轮廓;痂下组织血管充血、淤滞或有血栓形成,水肿明显,与活存组织之间有显著的白细胞浸润带。皮下组织中的大静脉壁坏死,管腔内红细胞崩解并发生凝集。烧伤之肌肉呈半透明状、深红色,质坚韧,肌纤维原有结构消失而互相融合,呈均质化,或肌浆溶解、肌核固缩或溶解。三度烧伤时,由于局部附件全部丧失,不能自行长出上皮覆盖创面,而只能靠创面边缘长出上皮来覆盖,如创面面积过大,则需植皮才能使创面愈合。
    (4)皮肤烧伤后的瘢痕:深二度及三度烧伤创面愈合后形成的瘢痕组织容易出现挛缩,继而引起局部功能形态障碍。造成瘢痕收缩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具有收缩功能的肌纤维母细胞。在超微结构和生理机能上兼有成纤维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特征。肌纤维母细胞外观呈梭形,超微结构上除具有与一般成纤维细胞相同的细胞器如线粒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氏器、溶酶体外,还有细胞内含有大量微丝和微管,微丝的化学成分为收缩性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微管直径为25nm,与微丝平行排列。肌纤维母细胞细胞核细长扭曲,表面核膜曲折深凹,呈锯齿状,肌纤维母细胞与基膜间有半桥粒。
    当瘢痕组织活跃收缩时,肌纤维母细胞数量增多,功能活跃,细胞内细胞器发育良好,有大量微丝和锚样物质;瘢痕组织停止收缩趋于稳定时,则肌纤维母细胞减少。肌纤维母细胞除具收缩机能外还具有合成胶原蛋白和基质的能力,可合成三型胶原,在增生性瘢痕中三型胶原的含量明显增高。肌纤维母细胞可能由幼稚的成纤维细胞以在胞质中积累微丝的途径发育而成,或由成熟的成纤维细胞转化而成。也有人认为成纤维细胞有合成型的与收缩型的两种形式,肌纤维母细胞即成纤维细胞的收缩型者,这两种形式可互相转变。当大量肌纤维母细胞在同一方向持续收缩时,即引起整个肉芽组织收缩,此时紧贴肌纤维母细胞表面的胶原纤维弯曲或螺旋化,成纤维细胞或肌纤维母细胞继续合成胶原纤维和基质,新合成的胶原纤维在粘多糖基质的作用下,在收缩状态的肌纤维母细胞周围形成僵硬的结构,使瘢痕组织挛缩变硬凸起,导致局部畸形和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一般将临床过程分为4期:
    1.体液渗出期  烧伤后,无论烧伤的深浅或面积的大小,伤后迅速发生的变化均为体液渗出。在一度烧伤,主要是血管扩张、皮肤发红和疼痛,水肿较少。在二度烧伤,烧伤区及其周围发生水肿,烧伤越深则水肿越重,水肿渗出液积聚于表皮与真皮间,则形成水疱。水疱表皮剥脱后,在浅二度烧伤创面,由于真皮层直接外露,充血的创面渗出较多、较红,温度较高,并因感觉神经末梢暴露而产生剧痛;在深二度创面,则由于坏死的部分真皮层仍附着于创面,故颜色淡红或白中透红,渗出较少,温度较低,感觉迟钝。在三度烧伤,因全层皮肤被毁形成焦痂,故干燥无渗液,疼觉消失,坏死组织下血管扩张并有血栓形成。三度烧伤创面无渗液,但烧伤区及其周围水肿一般较二度为重。烧伤水肿的严重程度尚因部位与组织结构而异。例如身体低垂部位水肿坠积较多;头颈部血液循环丰富且组织疏松,故水肿较剧,尤其小儿更为显著。局部肿胀在伤后24h达到高峰,一般在48h后逐步消退。
    导致体液渗出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为烧伤区及其周围或深层组织内皮细胞损伤以至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样液体自血液循环渗入组织间隙形成水肿或自创面渗出。烧伤时血管通透性增高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与烧伤后组织胺、五羟色胺、激肽、溶酶体酶、白三烯类物质、氧自由基及前列腺素等有关。在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的同时,烧伤区及其周围组织,或虽因热力损伤有部分尚未完全失活,但因水肿压迫、血栓形成等而缺血、缺氧,导致细胞膜功能的改变与细胞代谢障碍,无氧代谢增加,K自细胞内移出,Na则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内水肿,从而加重水、电解质代谢与酸碱平衡的失调。缺血、缺氧严重者,尚可有大量血管活性物质、凝血活酶等释出,进一步使毛细血管扩张与通透性增加,血流缓慢、淤滞,渗出更加增多,甚至导致血管内凝血、微循环障碍,它们又反过来加重组织缺氧,形成恶性循环。组织水肿不仅发生在局部,亦可不同程度地见于身体未烧伤部位及内脏组织。
    在小面积烧伤,即使有时局部渗出体液较多,但经过人体的代偿,对有效循环血量的影响可不甚明显。当烧伤面积较大(一般指二、三度烧伤创面面积成人在15%、小儿在5%以上者),渗出液体量増多。此外,由于皮肤屏障的破坏,从二、三度烧伤创面蒸发丢失的水分的量甚大。加上如是抢救不及时或不当,人体不足以代偿迅速发生的体液丧失时,则循环血量明显下降,导致血液动力方面的改变,进而发生休克。
    由于大量体液外渗,烧伤休克为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为低血浆容量、血浓缩、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其发生的机制与血液动力方面改变,如因循环血量下降所引起的心排血量降低、血压下降及组织血液灌流不良、微循环的变化等,与失血性休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大量失血后,休克可立即发生。而烧伤休克,伤后体液从毛细血管渗出以至大量丧失时有一较缓慢的发展过程,可能在伤后数十分钟到数小时内发生。人体的代偿方式大致有:①通过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反射,以及释放大量儿茶酚胺等,使心率增快,周围和内脏血管收缩,以增加回心血量及有效循环血量;②醛固酮分泌增多,使钠排出量减少,间接地有利于血容量的维持;③小动脉收缩后,毛细血管内静水压降低;同时由于水和电解质从血管内渗出的速度较蛋白质为快,胶体渗透压暂时相对较高,有利于从未烧伤区域内将组织间液转入血管内;④抗利尿类激素增多,使尿量减少。
    烧伤后,体液丧失的速度一般以伤后6~8h内为高峰,至伤后18~24h速度减缓。烧伤面积越大,丧失速度也越快,休克发生的时间也越早。因此,要争取时间,在休克未发生或未发展至严重阶段前,积极进行治疗,迅速补充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等,以改善组织血液灌流,休克多可被纠正或防治。
    此期中常见的内脏并发症为急性肾衰竭、肺部并发症(肺水肿、急性肺功能不全等)、脑水肿、应激性溃疡等,应注意防治。三度烧伤时,红细胞因热力而直接被破坏,除可导致继发性贫血外,尚可由于严重血红蛋白尿,加重早期肾功能障碍,甚至引起急性肾衰竭,应及早防治。
    严重烧伤后不久,心排血量即有明显下降。以往多认为是血容量减少、回心血量不足所引起。近年动物实验表明,心排血量下降常发生于血浆容量下降之前,下降程度也与之不成比例。因此认为烧伤后心排血量下降并非完全因血浆量减少所引起,而是烧伤血浆中可能存在心肌抑制因子和毒害因素,使心肌受抑制或损害,收缩力减低。不仅动物实验已证明烧伤早期心肌细胞已有明显损害,而且在临床上,烧伤患者早期心肌酶谱也显著升高。因此,严重烧伤患者应尽早考虑心力的扶持。
    体液渗出持续时间一般为36~48h,严重烧伤时可延至48h以上甚至72h。随后血液动力方面趋于稳定,毛细血管通透性大多逐渐恢复正常,水肿液开始回收,组织水肿逐渐消退,创面变干燥。此时称谓回收期或水肿回收期。在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液可出现稀释现象,尿量与尿钠排出增多。此时如不注意,仍继续大量输液,则有发生循环血量过多和脑水肿、肺水肿的危险。回收期间如果创面已发生了感染,则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随水肿液回收到体内,可出现毒血症或败血症的症状。所以在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回收期,应选用足量的针对性强的抗菌药物。回收期时间的长短因烧伤严重程度及有无继发创面感染而异。没有感染的小面积烧伤,2~3天即可完全消肿;大面积深度烧伤特别是并发感染者,有时可持续2~3周。
    2.急性感染期  烧伤创面的坏死组织和含有大量蛋白质的渗出液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在深度烧伤区的周围,还因血栓形成,致局部组织发生缺血和代谢障碍,自身的抗感染物质如白细胞、各种抗体、各种抗炎的细胞因子和全身应用的抗感染药物均很难到达局部,细菌的繁殖更难以控制。因此继休克后或在休克的同时,急性感染是对烧伤患者的另一个严重威胁。烧伤越深,面积越大,感染机会也越多,感染越重。
    引起创面感染的细菌主要来源一般为:①伤后的污染,包括伤员住所的空气、接触的人员、物品和伤员本身呼吸道、消化道细菌的污染等。其中又以接触污染为多;②其次是残留在残存毛囊、皮脂腺和周围健康皮肤褶皱中的细菌;③近年的研究已证明,在严重烧伤时,由于应激反应和缺血、缺氧,肠道黏膜屏障失控,肠道细菌和内毒素可突破黏膜屏障,经淋巴液、血液迁移至全身,并可到达烧伤创面,导致肠源性感染。细菌一经在创面立足(最早可在伤后6~8h开始)即迅速繁殖,并向四周和深处蔓延。如果患者全身情况较好或烧伤面积较小、较浅,局部感染经过适当治疗后,可在3~5天内消退。如果感染未得到控制可继续发展,除可引起脓毒症状、创面加深、水肿回收延缓等外,严重者尚可出现败(菌)血症,或向创面深部健康组织侵袭形成“烧伤创面脓毒症”等全身性感染。伤后3~10天正值水肿回收期。患者经休克打击后,内脏和身体各种功能尚未及调整,局部肉芽屏障尚未形成;回吸收过程中尚可能水肿液中所含的大量有害物质,包括炎症介质、细胞因子、毒素等带入体内。这不仅使人体抵抗力处于低潮,而且可促使全身炎症过度反应的发生和发展,有利于细菌的入侵。更加之机体免疫防御系统受到烧伤的严重打击,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在体液免疫方面,血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减少,具有调理和杀死细菌功能的补体,伤后被激活消耗,以至水平下降;具有非特异性调理作用的血中纤维结合蛋白也有明显降低。血液中还会出现可能来自受损组织或其他来源的具有抑制免疫作用的各种因子。在细胞免疫方面,居于抗感染第一线的中性粒细胞,其吞噬和杀菌能力伤后均有所减弱;执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尤其是T细胞的某些亚群(如辅助性T细胞等)严重受抑,而抑制性T细胞又处于被激活状态,更加重了免疫功能的被抑制;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如异物的廓清等),又参与特异性免疫,被认为与机体防御功能关系密切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也呈现功能上的明显紊乱。以上种种原因是导致机体对入侵微生物易感性增加,使感染易于发生。尤其是儿童和老人伤员,或休克渡过不平稳,或合并严重吸入性损伤、其他创伤或中毒等伤员,更易发生全身性感染。
    急性感染在水肿回收期为高潮,随后其发生率虽有所下降,但紧接着进入溶痂期,焦痂或痂皮开始“自溶脱痂”,富含蛋白质的溶解组织又是细菌生长的良好条件,故一直延续到伤后3~4周,待健康肉芽屏障形成后,感染的机会才逐渐减少。
    感染的预防,尤其是全身性感染的预防是此期的关键。但此期中内脏等并发症的发生也最多见,常见的有肺部感染、因感染所引起的肾功能障碍、心功能不全、应激性溃疡、肝功能不全、中毒性脑病、脑水肿、凝血功能障碍等。
    烧伤感染的预防,特别是严重大面积烧伤的预防,是一复杂问题。如上所述,涉及的方面较多,但主要原则有3:①积极维持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例如及早防治休克,致使缺血、缺氧性损害减低到最低程度等。针对性地应用抗菌药物及其他全身支持疗法,尤其是营养的支持;②及早移除坏死组织,减少有害物质;③及早封闭创面。
    3.修复期  此期包括创面修复与功能修复。创面修复过程在创面出现炎症改变后不久就开始。一度烧伤,3~5天痊愈,脱屑,无瘢痕。浅二度烧伤,由于生发层仅部分被毁,如无感染,1~2周痊愈或“痂下愈合”,也不遗留瘢痕,但可呈现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深二度烧伤,如无感染,经3~4周后,有可能依靠残存皮肤附件的上皮再生,将创面覆盖愈合,故有时亦可“痂下愈合”。但由于创面在未被增殖的上皮小岛覆盖以前已有一定量的肉芽组织形成,故愈合后可产生瘢痕。而三度烧伤或严重感染的二度烧伤,由于皮肤附件完全被毁,创面只能由四周创缘的上皮向内生长覆盖。因此,创面较大时,如不经植皮,多难自愈,有时可形成顽固性慢性溃疡。愈合后生成大量瘢痕。
    无论深二度烧伤的痂皮或三度烧伤的焦痂,大多在伤后2~3周或更长时间开始与肉芽组织分离,自溶脱痂。已如前述,此时不但有大量坏死组织液化,感染机会增多,而且脱痂后大片肉芽组织外露,大量体液丧失,可能造成代谢紊乱,如脱水、缺钾、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如不及早去除焦痂或痂皮(切痂或削痂),用植皮等方法消灭创面,将影响人体抵抗力和导致全身性感染的发生。对深度烧伤采用手术治疗。这也是近年来烧伤治愈率提高的原因之一。
    4.康复期  深二度及三创面愈合后,尤其是在易受压和摩擦活动部位,早期常会反复出现水疱,破溃后又会出现创面,如果处理不确当,可形成大片创面,可能要半年~1年才能愈合。深度烧伤愈合后局部均有瘢痕产生,轻者扁平,但无弹性,重者则有增生凸起、挛缩畸形。瘢痕局部常有难以忍受性痒痛感,以晚间安静时及天气变化时更为严重。严重大面积深度烧伤愈合后,由于大部分汗腺被毁,人体散热调节体温能力变差,在炎热的夏天,伤员常感不适,需要经过2~3年才能适应。烧伤伤员,创面愈合后尚需要一个心理调整和内脏功能修复的过程。康复期的长短不一,依病情而异。有的需要数月或数年。少数患者尚可发生并发症或后遗症,例如骨关节畸形、尿路结石、心功能障碍、脑病、瘢痕恶性变等。
    此期内应首先加强伤员对疾病斗争的信心,鼓励进行艰苦的功能锻炼,用应各种方法防止和治疗瘢痕增生和瘢痕挛缩,使其早日过着正常人的生活。回到原来工作和战斗岗位上去。

并发症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诊断

诊断:
    1.烧伤创面深度的诊断  目前较普遍采用三度四分法,即根据烧伤的深度分为一度、浅二度、深二度、三度。
    (1)烧伤创面深度组织学的诊断(图1):
    ①一度烧伤:病变最轻。一般包括表皮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的损伤。有时虽可伤及棘状层,但生发层健在,故再生能力活跃。常于短期内(3~5天)脱屑痊愈,不遗留瘢痕。有时有色素沉着,但绝大多数可于短期内恢复至正常肤色。
    ②二度烧伤:根据伤及皮肤结构的深浅又分为两类:
    A.浅二度:包括整个表皮,直到生发层,或真皮乳突层的损伤。由于生发层部分损伤,上皮的再生有赖于残存的生发层及皮肤的附件,如汗腺管及毛囊等的上皮增殖。如无感染,一般经过1~2周后愈合,不遗留瘢痕。有时有较长时间的色素减退或增多改变。
    B.深二度:包括乳头层以下的真皮损伤,但仍残留有部分真皮。由于人体各部分真皮的厚度不一,烧伤的深浅不一,故深二度烧伤的临床变异较多。浅的接近浅二度,深的则临界三度。但由于有真皮残存,仍可再生上皮,不需要植皮,创面可自行愈合。这是因为在真皮的下半部的网织层内,除仍存有毛囊、汗腺管外,尚分布着为数较多的汗腺,有时还有皮脂腺。它们的上皮增殖,就成为修复创面的上皮小岛。创面在未被增殖的上皮小岛被覆以前,已形成一定量的肉芽组织,故愈合后多遗留有瘢痕,发生瘢痕组织增殖的机会也较多。如无感染,愈合时间一般需3~4周。如发生感染,不仅愈合时间延长,严重时可将皮肤附件或上皮小岛破坏,创面则需植皮方能愈合。
    ③三度烧伤:系全层皮肤以下的损伤。因此除表皮、真皮及其附件全部被毁外,有时烧伤可深及皮下脂肪、肌肉甚至骨骼、内脏器官等。由于皮肤及其附件全部被毁,创面已无上皮再生的来源,较小面积的创面可有周围健康皮肤的上皮长入,但直径大于2cm以上的创面必须行植皮才能愈合。
    (2)烧伤创面的临床诊断(表6):
    ①一度烧伤:又称红斑性烧伤。局部干燥、疼痛、微肿而红,无水疱。3~5天后,局部由红转淡褐色,表皮皱缩、脱落,露出红嫩光滑的上皮面而愈合。
    ②二度烧伤:
    A.浅二度烧伤:局部红肿明显,有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内含淡黄色澄清液体)或含有蛋白凝固的胶状物。水疱破溃或剪破后,可见红润而潮湿的创面,质地较软,疼痛敏感,并可见无数扩张、充血的毛细血管网,表现为颗粒状或脉络状,伤后1~2天后更明显。如果处理及时,没有发生感染,创面于2周左右愈合。一般不出现瘢痕增生和挛缩。
    B.深二度烧伤:局部肿胀,表皮微白或棕黄色,间或有较小的水疱。将坏死表皮去除后,创面微湿、微红或白中透红、红白相间,质较韧,感觉迟钝,温度降低,并可见粟粒大小的红色小点,或细小树枝状血管枝,伤后1~2天更明显。这是因为皮肤浅部血管网已凝固,所见红色小点为汗腺、毛囊周围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所致。少数细小血管枝,则系位于网织层内及网织层与皮下脂肪交界处的扩张充血或栓塞凝固的皮肤深部血管网。如没有感染,创面于伤后3至4周愈合,以后可能出现有瘢痕增生和瘢痕挛缩。
    ③三度烧伤:又称焦痂性烧伤。局部苍白、黄褐或焦黄,严重者呈焦灼状或炭化。干燥、无水疱,丧失知觉、发凉。质韧似皮革。透过焦痂常可见粗大血管网,与深二度细而密的小血管枝不同。此系皮下脂肪层中静脉充血或栓塞凝固所致。多在伤后即可出现。但有时需待l~2天或更长,特别是烫伤所致的三度,需待焦痂稍干燥后方显出。以四肢内侧皮肤较薄处多见。焦痂的毛发易于拔除,拔除时无疼痛。若系沸水等所致的三度,坏死表皮下有时有细小水疱,撕去水疱皮,基底呈白色,质较韧。创面需经植皮才能愈合。
    (3)烧伤创面深度其他检测方法:根据创面表现来判断烧伤深度,是目前诊断烧伤深度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凭医生的临床经验,往往不够精确。近年,采国内外不少学者希望能用客观指标判断烧伤深度,采用了下列方法。但这些方法操作比较繁琐,有的具有创伤性,除非进行科研工作,在一般医疗单位并不经常应用。
    ①溴酚兰染色法:采用一种与蛋白结合较松的染料——溴酚兰(bromphenol blue),给烧伤病人注射,染料迅速分布于细胞外液,使组织染成蓝色。正常组织的血液循环良好,可很快排除染料而退色;损伤区因染料外渗与组织结合,故染色较深,若组织尚存有活力,仍可在24h内逐渐退色。深度烧伤区因组织失活而不再退色。临床上可根据这一原理来检查烧伤深度。
    ②金霉素荧光法:给病人注射金霉素后,由于组织损伤程度不同,对金霉素的吸收量也不同(深度烧伤区吸收少,浅度烧伤吸收多),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出现不同的荧光。可根据金霉素的荧光显影来判断烧伤组织的损伤程度。
    ③创面温度测定法:烧伤深浅度不同,表面温度也不同,一度、浅二度创面温度高,深二度及三度温度低。应用灵敏的皮肤温度计来测量创面温度,判断烧伤的深度。
    ④红外线照相法:其原理是与③同,即烧伤深度不同,温度也不同,创面温度所产生的红外线波长也不同。用红外线热像仪记录后,再经电子计算机处理,可得到烧伤深、浅度的图像。此法比较准确,但需一定的设备。
    ⑤活体组织检查:在无菌条件下,切取小块创面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这种方法较为准确,但活检所示结果,仅反映了有限范围的深度,对大面积烧伤来说,必须多处切取。这样不仅不实际,而且破坏了焦痂的完整性,不利于控制创面感染,故临床上应用受限。此法仅用在手术中对创面深度判断有困难时,以决定采用何种创面处理的方式,是手术切痂、削痂抑或非手术的保痂疗法。
    ⑥创面微循环检测法:由于烧伤深度不同,创面微循环改变也不同。据此原理,伤后早期用激光多普勒流量仪(laser Doppler flowmeter,LDF)检测创面微循环状况,通过了解烧伤对其损害情况,来判断烧伤深度(表7)。此方法比较客观、准确,但需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条件。
    (4)烧伤深度的鉴别诊断和注意事项:烧伤深度的估计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在一般情况下,如果观察细致,又熟知各种深浅度的特点,大多数可做出较正确的估计。但由于深浅度的区分是人为的,而实际上,同一部位的烧伤深浅也非完全一致,各度之间尚有移行或交错部分,此外尚有如致伤原因、皮肤厚度等均可影响临床表现。致使深度的估计有时会发生错误,影响对伤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和要否进行手术以及手术切除范围和深度的决定。为了尽量减少临床估计深度的误差,应注意下列数点:
    ①人体不同部位,皮肤厚度不一,因而同一条件下的烧伤所引起的损伤深度也不一样,皮肤较厚的部位烧伤较浅,如足底、背部,深度烧伤的发生率较四肢为少,而手背、四肢内侧等处皮肤较薄,烧伤容易偏深。
    ②同一部位的皮肤,因年龄、性别和职业等不同,其厚度也不一,如小儿皮肤较成人为薄,女性较男性为薄,因而小儿烧伤往往将深度估计偏浅。
    ③烧伤原因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一致:酸碱烧伤不同,酸烧伤后,表层蛋白凝固、变色,容易估计偏深,碱烧伤使脂肪皂化,有一继续加深过程,如不反复观察,估计容易偏浅。电烧伤常常较深,磷烧伤时,由于磷颗粒的氧化燃烧,除放出热量,尚可形成五氧化二磷(P2O5)或磷酸,故在一段时间内,对皮肤的损伤有一加深过程。因而要根据烧伤原因,多次反复观察后判断。
    ④创面处理方式也影响对深浅度的判断:创面涂擦了大量带颜色的药物如红汞、龙丹紫等,不利于对深浅度的判断。采用暴露疗法的、受压的、潮湿的创面常易加深。局部感染或全身严重感染的病人创面也合加深。所以烧伤治疗过程中应,尤其在早期,应定期细致的观察创面的变化,修正对创面深浅度的诊断。
    2.烧伤面积的估计  烧伤面积的估计法,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均沿用国外的方法,常用的如华(Wallace)氏的九分法、(Berkow)氏法等。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与我国人体表面积不完全相符。为了找出比较符合我国人体实际的简便的估计方法,在60年代初,国内不少单位进行了纸铸法实测(即将人体表面积用纸裱糊,待干后,按体表解剖界线剪下,进行实际面积测量),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并简化为计算公式。有“中国九分法”和“十分法”两种,应用较多的为“中国九分法”。
    (1)中国九分法:1961年第三军医大学组织胚胎教研室对450名男、女青壮年的实测数值简化后得出结果,经1970年全国烧伤会议讨论后采用,并定名为“中国九分法”。450名男、女青壮年身体各部位体表面积统计结果如表8所示。然后采用小数点后数字四舍五入的方法,并经进一步简化而成,即成人体表面积,头颈部为9%(1个9%),双上肢为18%(2个9%),躯干(含会阴l%)为27%(3个9%),双下肢(含臀部)为46%(5个9%+1%),共为11×9%+1%=100%(表9,图2,3),便于记忆。
 
 
    中国九分法与Wallace九分法的主要不同点在于躯干和下肢的差异,如表9所示。在躯干,中国九分法只占体表面积的27%,而Wallace九分法占36%,前者包括会阴1%,不包括臀部5%,后者则包括臀部不包括会阴;在下肢则相反。臀部划入下肢计算的优点除更符合解剖部位的划分外,同时女性的臀部较大,足较小,而男性恰好相反,便于加减。
    (2)十分法:此法系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159医院在湖北、河南两省实测男、女青年100名简化得出的结果,如表10及如图4所示。即将人体表面积分为10个10%(=100%):头颈部10%,上肢各为10%(2×10%),躯干(含会阴及臀部)为30%(3×10%),下肢各为20%(4×10%)无男女性别的差异。此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记。不足之处是欠准确。
    兹将应用测量人体面积的中国的九分法、中国的十分法及国外Wallace法异同比较列表如下(表11)。
    (3)手掌法:不论年龄大小或性别差异,如将手掌五指并拢,单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1%(图5)。这种计算方法,对于计算小面积烧伤很方便。如果伤员手的大小与检查者相似,可直接用检查者的手来估计。在估计大面积烧伤时,此法可与中国九分法结合应用,更为方便。如双下肢皮肤均被烧伤,而躯干皮肤为散在烧伤时,可用中国九分法估计双下肢烧伤面积,用手掌法估计躯干的烧伤面积,然后相加。
    (4)估计面积时的注意事项:
    ①计算烧伤总面积时,一度面积不计算在内,总面积后要分别标明浅二度、深二度及三度烧伤各自的面积,以便治疗时参考。例如:
    诊断:总面积70%(浅二度35%,深二度20%,三度15%)。
    ②不论哪种方法,均系估计,但力求近似,并以整数记录,小数点后面的数字采取四舍五入,不足1%的面积记为1%。
    ③大面积烧伤,为计算方便,可估计健康皮肤的面积,然后从百分之百中减去健康皮肤面积即为烧伤面积。
    ④吸入性损伤不计算面积,但在诊断中必须标明其严重程度(轻、中、重度)。
    3.烧伤严重程度的分类  无论平时或战时,对烧伤伤员的严重程度应进行分类,以决定是在门诊抑或住院治疗,当伤员到达后要否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抢救,入院后住在监护间还是在普通病房。尤其是在救治成批烧伤伤员时,对组织抢救、安排护送,调配人力物力,做到先重后轻,不延误抢救时间甚为重要。现在国内平时通用的是:1970年全国烧伤会议拟订的标准,根据烧伤深度和面积将烧伤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特重度4类:
    (1)轻度:总面积10%以下的二度烧伤。
    (2)中度:总面积在1l%~30%之间或三烧伤面积在9%以下。
    (3)重度:总面积在3l%~50%或三度面积在10%~19%,或烧伤面积不足31%,但有下列情况之一:①全身情况严重或有休克;②复合伤(严重创伤、冲击伤、放射伤、化学中毒等);③中、重度呼吸道烧伤(呼吸道烧伤波及喉以下者)。
    (4)特重烧伤:总面积50%以下或三度烧伤面积达20%以上者(表12)。
    当前我们的烧伤治疗水平,烧伤面积80%以下病人大都能治愈,而烧伤面积80%以上病人的救治则仍有较大的难度,为此可将我国20世纪70年严重程度的分类做如下修改:①轻度:总面积10%以下二度烧伤,病情较轻,可在门诊治疗;②中度:总面积11%~50%或深二度、三度烧伤9%以下烧伤。烧伤面积较大,生活不能自理,有的需要手术治疗,但一般不危及生命,但均需住院治疗。可收治到普通外科病房或烧伤专科中心的轻病区病房;③重度:总面积51%~80%或深二度、三度超过10%者,或烧伤面积不足51%,但为小儿或老年烧伤,或合并有严重合并伤或并发症,以及毁损性电烧伤、磷烧伤等,需要手术治疗,如果但处理不当,有生命危险。宜收容于烧伤中心的重病区病房进行治疗;④特重烧伤:总面积80%以上者,或伴有严重并发症或并发症者,由于病情复杂,目前死亡率仍很高,要医护人员精工作、治疗才能治愈。应收治在具有良好监护条件的烧伤专科中心的监护病区进行治疗。
    关于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在临床工作中,如仅根据烧伤面积与深度来判定病情和治疗效果,仍有不确切之处。因为浅度烧伤与深度烧伤的治疗难度相差甚远,国内外有不少单位采用烧伤指数(burn index,BI)来表示烧伤的严重程度。公式为:
    BI=三度烧伤面积+1/2二度烧伤面积
    可以看出,BI强调了三度烧伤的严重性。但深二度或浅二度烧伤在严重程度和预后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二者均占l/2的比例,不够客观。因此有不同意见者提出下面公式:
    BI=三度烧伤面积+2/3深二度面积+1/2浅二度面积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治疗:
    1.烧伤急救和早期处理  烧伤早期处理包括现场急救、后送转运和入院后的初期处理。恰当的早期处理可以减轻烧伤损伤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降低死亡率。以往多注重于患者到达医院后的救治工作,对院前乃至现场救治重视不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步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扩大完善,创伤急救治疗网也得到发展和完善,加上人民群众防病治病、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的增强,烧伤急救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等等,这样可提高烧伤早期处理尤其是现场急救工作的水平,提高烧伤的治愈率。
    (1)现场急救:现场急救的原则是迅速脱离致伤源、立即冷疗、就近急救和分类、转运到专科医院。
    ①迅速脱离致伤源:烧伤严重程度与致伤物作用于机体的时间密切相关,时间越长,烧伤得越深,而且由于火焰蔓延,烧伤范围也越大。任何致伤物(火焰、化学品等)从接触人体到造成损伤均有一个过程。因此,现场抢救要争取时间迅速脱离致伤源,有效的现场救护是可以使伤情减轻。常用方法如下:
    A.火焰烧伤:衣服着火,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就地卧倒打滚压灭火焰,或以水浇,或用衣、被等物扑盖灭火。切忌站立喊叫或奔跑呼救,以防增加头面部及呼吸道损伤。
    B.热液烫伤:应立即将被热液浸湿的衣服脱去。
    C.化学烧伤:化学物质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酸、碱、磷等。当化学物质接触皮肤后,其致伤作用与这些化学物质的浓度、作用时间有关。故受伤后应首先将浸有化学物质的衣服迅速脱去,并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尽可能去除创面上的化学物质。生石灰烧伤应先用干布擦净生石灰粉粒,再用水冲洗,以免生石灰遇水产热,加重烧伤。磷烧伤应迅速脱去染磷的衣服,并用大量水冲洗创面或将创面浸泡在水中以洗去磷粒。如无大量水冲洗或浸泡,则应用多层湿布包扎创面,使磷与空气隔绝,以防止磷继续燃烧。禁用任何含油质的敷料包扎,以免增加磷的溶解和吸收,进入体内后发生严重的磷中毒。
    D.电烧伤:应立即中断电源,不可在未切断电源时去接触患者,以免救人者自身被电击伤。也可应用木棍等绝缘物将伤员挑离电源。如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应在现场立即行体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至少30min以上。待呼吸、心跳恢复后及时送附近医院进一步治疗。如由于电弧使衣服着火烧伤,首先应切断电源,然后按火焰烧伤的灭火方法灭火。
    ②冷疗:冷疗是源于北欧冰岛的一种古老的烧伤急救方法。热力烧伤后立即用冷水或冰水湿敷或浸泡伤区,立即有止痛效果,并可以减轻烧伤创面深度。近代学者研究认为,冷疗不仅可以减少创面余热对尚有活力的组织继续损伤,而且可以降低创面的组织代谢,使局部血管收缩,渗出减少,从而减轻创面水肿程度,并有良好的止痛作用。故在烧伤的现场急救中均十分强调冷疗的重要性。常用的冷疗方法是伤后立即用大量自来水或清洁的河、井、塘水冲洗或浸泡,时间不少于30min,国外有制式的冷疗敷料,如KOLD WRAP冷疗敷料,这种敷料涂有一种含93%水分的特殊凝胶,用于烧伤创面后因水分蒸发而使创面很快冷却,冷却效果可以持续8h,它为伤区提供恒定、合适的温度,使用前无须预冷,随时可用。使用该敷料可防止热扩散至深部组织,还可减轻创面疼痛,减少体液丢失。中、小面积烧伤尤以肢体烧伤实施起来较方便。头面部等特殊部位则以冰水或冷水湿敷。对大面积烧伤伤员,冷疗应慎重应用,因为在寒冷环境对抗休克不利。进行冷疗时,应注意患者保暖和防冻问题。
    ③合并伤的处理:无论何种原因的烧伤均有可能发生合并其他外伤,如严重车祸、爆炸事故等在烧伤同时可能合并有骨折、脑外伤、气胸或腹部脏器损伤等。这些均应按外伤急救原则作相应的紧急处理,如用急救包填塞包扎开放性气胸、制止大出血、简单固定骨折等,然后送附近医疗单位进一步抢救。如有呼吸道梗阻者,在现场应立即行环甲膜切开(紧急情况下而又无气管切开条件时才可施行,且应注意勿伤及喉部,以免以后发生喉狭窄)或用数根粗注射器针头刺入气管中以暂时缓解呼吸道梗阻(图6)。
    ④烧伤创面的保护:伤员脱离现场后,应注意对烧伤创面的保护,防止再次污染。可用就近可得的清洁衣服、被单、床单覆盖创面并于以保暖。如内层能盖以医用纱布等无菌敷料,则更为理想。在现场对烧伤创面处理时,应初步估计烧伤面积和深度。现场急救时,创面尽量不要涂布任何外用药物,尤其是油性的或带有颜色的药物(如汞溴红、甲紫等),以免影响转送到医院后治疗中对烧伤创面深度的判断和清创。对二度烧伤的水疱和浮动的水疱表皮最好不要处理。
    ⑤镇静止痛:烧伤患者伤后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躁动,应适当给予镇静止痛药物。对轻度患者可口服止痛片或肌注哌替啶、吗啡等。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伤后渗出、组织水肿,肌注药物吸收较差,多采用药物稀释后静脉注入或滴入,药物多选用哌替啶或与异丙嗪合用。应慎用或不用氯丙嗪,因用后能使心率加快,影响休克期复苏的病情判断,且有扩血管作用,在血容量未补足时,易导致发生休克。对小儿、老年患者和有吸入性损伤、颅脑伤的患者应慎用或不用哌替啶和吗啡,以免抑制呼吸,可改用地西泮(安定)、苯巴比妥或异丙嗪等。
    ⑥液体治疗:烧伤患者在伤后2天内,由于毛细血管渗出加剧,导致血容量不足。小面积烧伤,发生血容量不足的程度轻,且可自身代偿;当烧伤面积大至10%以上时,机体代偿失调时,患者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轻者口服含盐饮料(每100ml水中含氯化钠0.3g、碳酸氢钠0.15g、苯巴比妥0.03g)或其他含盐饮料,不宜大量饮用单纯的水,以免发生水中毒。重者则需静脉补液。重度烧伤患者应予以静脉补液(等渗盐水、平衡盐液、血浆代用品或血浆),并尽快送到就近的医疗单位救治。
    ⑦简单书写医疗病历:现场救治后应对每个患者写一简单的医疗病历,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单位、受伤时间、受伤原因、初步估计烧伤面积和深度、经过何种初步治疗,尤其是摄入液体的量和种类,应用镇静止痛剂的量和种类,以供后续医疗机构对伤员进行治疗时参考之用。如遇严重烧伤患者或成批烧伤患者,应及时向上级卫生主管,申请专科技术力量支持和实施伤员分流方案。
    (2)转院转运:
    ①原则要求:轻伤者在经过急救处理后,可以留治观察,甚至可以回家或单位休息。其他伤员,应迅速据伤情分类和现场救护情况,有组织地送往医院救治。尽量调度有序,安排妥当,使伤员都能按照伤情的轻重缓急,得到及时治疗。边远地区或特殊情况转送不便和后送困难时,可就地展开治疗。同时,可请上级医院派专家协助指导,既能发挥上级医院的技术优势,又有利于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提高基层医院救治烧伤的水平。一些严重烧伤或特殊原因烧伤,在基层医院治疗确有困难,应在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再转往上级医院救治。对于严重烧伤伤员,如果当地尚有抢救条件,最好能在原地治疗渡过休克期后再进行转运,这样可以避免因转运尤其是长途运输过程加重病情如休克、感染和脏器功能衰竭的发展。
    ②转运时机:第三军医大学在分析420例伤后72h内入院的成人患者,发现不同的烧伤面积、入院时间对休克的影响明显不同(图7)。据此提出了不同烧伤面积成人患者的后送时机。
    A.烧伤面积在29%以下的患者,休克发生率低,与入院时间无明显关系,可根据当地条件随时后送。
    B.烧伤面积在30%~49%的患者,在8h内送到指定医院。
    C.烧伤面积在50%~60%的患者,在伤后4h内送到指定医院,或就地抗休克治疗使患者情况相对稳定后,在伤后24h后再行后送。
    D.烧伤面积在70%~100%的患者,最好能在伤后1~2h内送到附近医疗单位,否则应在原单位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可申请专科医疗小组支持),待休克控制后,于伤后48h后再行后送。
    对已发生休克的患者,不论其烧伤面积、深度如何,均应在原单位进行抗休克治疗,待休克控制后才考虑后送。
    ③转运:
    A.转运方式的选择:中度烧伤对转送工具无严格要求,重度烧伤尤其是远程转送,则应尽可能选用速度快、颠簸小,途中能有治疗和紧急处理设施的运送工具。飞机、火车和汽车等是常用的后送工具,但各有优缺点。飞机、火车适用于长途后送;汽车适用于短途后送。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如航空航线增多,火车增速,高速公路网各省市大多已普及,为烧伤伤员远程转运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
    选用转运工具,必须结合烧伤程度的轻重、经济承受能力和交通状况等进行综合全面考虑和分析。如汽车转运距离200km经高速公路2h内便可到达。用救护车转运2h不能到达者,如条件允许应争取空运。直升机和救护车运送烧伤伤员,各有优缺点,应视当时、当地条件而定。在美国如果运输在距离医院半径290km以内者(约2h车程)仍以救护车为主。空运伤员用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的选择。直升机可就近起降,接运伤员方便,我国已有不少医院建有停机坪。固定翼飞机具有航程远和速度快的优点,可以不着陆飞行10余小时,远达万里之外。但它必须有机场保证起飞降落,增加伤员搬动次数。一般来说,距离在500km以内多用直升机;超过500km而就近又有机场者,则多用固定翼飞机。
    B.转运中注意事项:
    a.禁忌证:烧伤伴有严重休克(烧伤早期或感染性);伴有或合并头、胸、腹伤,气胸,怀疑内出血者;有频发性心律失常者。
    b.应将伤员病情通报接收的医院,以便让做好接收的一切准备工作,并安排医护人员准时到达机场、车站迎接伤员,尽量缩短等待时间。
    c.一般患者可少量多次口服烧伤饮料或含盐饮料,但应注意避免饮用过多而发生呕吐、腹胀甚至急性胃扩张。当伤员有明显消化道功能紊乱(呕吐、腹胀),不能继续口服补液的,中度、重度烧伤伤员不论有无休克征象的,在转运均应继续进行补液。途中进行补液时,为防止因颠簸而使滴管内充满液体,妨碍观察滴数,可将滴管上方输液胶管盘一小圈(图8)。
    在转运途中,如何掌握输液量,第三军医大学提出阶段输液方案,可供临床参考之用。即按面积大小,在2~3h内输入液体1000~2500ml(表13)。输液的内容以等渗盐水(或平衡液)为主。依据条件可加右旋糖酐等其他胶体液。等渗盐水和胶体液的比例可为2∶1。一次输液量和速度尚应依伤员情况而异。重度吸入性损伤、脑外伤等患者应适当减量和减速;有血红蛋白尿者,输液量应适当偏多。有血红蛋白尿的患者,在适当补充液体后,应加用5%碳酸氢钠及利尿剂(如20%甘露醇、25%山梨醇或呋塞米等)。不用升压药物提升血压,以免造成血容量已补足的假象。
    d.空运时特别应注意,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者,气囊充气应改为充水,以防气囊在高空气压低时膨胀压迫气管。固定翼飞机起飞或降落时除了有加速和减速外,由于机头、机身上下倾斜,伤员的头部位置也随之变动,可使伤员血流动力尤其是脑部发生变化。故将身体与机身垂直横放位置为最佳。直升机机舱无密封,在1524m高度大气压为632mmHg;3048m高度大气压仅532mmHg。有气胸的患者应做闭式引流,以防高空胸腔内积聚的气体膨胀压迫肺组织致肺萎缩。有腹胀或肠麻痹者,应放置胃管或肠管做胃肠持续减压。直升机机舱噪声较大,可用耳塞或棉花塞伤员双耳,以减轻噪声干扰。担架和其他医疗物品固定必须牢靠。经常检查各种治疗管道是否通畅,固定是否牢靠。当起飞、降落或在空中遇气流时飞机颠簸幅度较大,易发生人员物品移位引起意外。
    e.其他注意事项:应选派有经验的医师、护士护送,途中应随时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保持呼吸道、输液管道、导尿管等管道的通畅,准备好足够的抢救药品和必需的器械,如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氧气瓶、简易的吸引器、呼吸器等。此外应做好伤员的保暖工作。
    2.烧伤的早期处理  烧伤伤员的早期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伤员的后续治疗与预后。当烧伤伤员转入医院急诊室或烧伤病房抢救间后。一般可按下列程序处理。
    (1)轻伤员:一般指轻度烧伤或无休克的中度烧伤伤员。
    ①判断伤情:简单了解病史,主要有受原因、时间和伤后的处理经过,既往有无严重疾患及有无药物过敏史等。称量体重,测血压、脉搏及做简单的体检,应特别注意有无其他脏器损伤,初步估计烧伤面积和深度。如有严重复合伤或中毒,应按重伤员处理。
    ②止痛镇静:一般疼痛较明显者,可酌情口服或肌肉注射止痛镇静剂。
    ③适当补充液体:口服烧伤饮料或含盐饮料,视病情需要给予静脉补液。
    ④应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伤后早期可选用青霉素或庆大霉素,行破伤风抗毒素预防注射(过敏试验阴性后)。
    ⑤进行创面处理:进行简单清创,并决定对创面进一步治疗方案。
    ⑥做好伤情记录:主要有面积、深浅度、血压、脉搏、出入量等。然后决定是否收入病房,留急诊室观察或回家治疗。
    (2)重伤员:重度或特重烧伤或已有休克征象的中度烧伤。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有面颈部严重烧伤,或出现呼吸困难或声音嘶哑症状的伤员,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吸入性损伤史,尚未出现呼吸道梗阻,而面颈部烧伤后不严重的伤员,也需密切观察病情的发展,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也需行气管插管或切开。
    ②对伤情的判断:简单了解受伤史及伤后处理经过。包括后送情况及后送工具与途中处理等。简单了解既往史、有无慢性疾病、药物过敏史等。询问伤前体重(如伤前无体重记录,应予以测量或根据公式计算体重),初步估计面积和深度。重点查体,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作简单但全面的体检,注意有无复合伤如颅脑外伤,内脏出血、穿孔、破裂,气胸,骨折中毒等情况,并判断其严重程度,联系有关科室进行处理。当患者的全身反应与烧伤严重程度不相称,常规抗休克、复苏治疗无明显效果,难以用单纯的烧伤原因解释时,均需考虑有合并伤存在。在烧伤治疗和合并伤治疗时,应抓住主要矛盾,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甚至烧伤创面可暂不清创,待合并伤处理完毕,生命体征平稳后再处理烧伤创面。绝不要只顾处理烧伤,延误了对威胁生命的外伤或合并中毒的抢救。
    ③建立静脉通道:要尽量避免行经过创面静脉穿刺及静脉切开术。必要时可作锁骨下或锁骨上穿刺后,放入较大的硅胶管。一般不推荐经大隐静脉插管后将硅胶管放置入下腔静脉,因为下肢血流较缓慢,容易引起栓塞及感染。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的同时,抽血进行血型、合血、血电解质、尿素氮、肌酐含量及血常规检查。有条件者,进行血气分析、血黏度、血晶体及胶体渗透压、肝功能以及指定的特殊检查。根据估计的烧伤面积(一、三度)初步计划输液量、液体性质及输入速度。
    ④导尿并留置导尿管:应每30分钟~1小时观察尿量1次,这是判断有无休克,调整输液量和输液速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使尿量维持在20~50ml即可。应密切注意尿的颜色,导尿管中流出的是酱油色的血红蛋白尿及肌红蛋白尿时,需予适当利尿和碱化尿液如甘露醇及碳酸氢钠等药物。
    ⑤止痛、镇静药的应用:一般尽量少用,因为应用后可以掩盖由血容量不足或呼吸道梗阻而引起的缺氧烦躁症状,不利于休克的观察和诊断。大面积烧伤后外周循环障碍,肌肉注射止痛、镇静药物效果欠佳,并有积蓄累积的不良效果,应在建立静脉通道后通过静脉注射给药。现常用的有哌替啶,1~2mg/㎏;婴幼儿及老年伤员慎用(1周岁以内婴儿禁用),并可加用异丙嗪,0.5~1mg/㎏。
    ⑥抗生素及破伤风预防注射:一般选用青霉素,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或其他头孢类抗生素。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U,用前应先做皮肤过敏试验或作脱敏法注射。
    ⑦创面早期处理:烧伤创面早期处理的目的是移除致伤物质,减轻损害,清洁创面,减少细菌污染,防止感染,保护创面,减轻疼痛,为预防并发症及促进创面愈合打好基础。
    烧伤患者清创应在全身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无休克或休克已平稳控制后尽早进行。中、小面积烧伤无休克或合并伤者,入院后即可行清创处理;如有休克或合并伤者,应先行抗休克和对合并伤作恰当处理后再行清创。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应先行抗休克治疗,待患者病情平稳后再行清创。清创不一定要到手术室内进行,只要有一个清洁的环境,如急诊室或病房内都可以,但所有操作均应按照在手术室内的无菌条件进行,应注意保暖,室温宜保持在30~32℃。一般不用麻醉,可适量给予止痛镇静剂如哌替啶或吗啡(小儿、老年、颅脑伤或呼吸道烧伤者忌用)、异丙嗪、地西泮(安定)等类药物。
    A.简单清创法:以往对烧伤创面行清创时用水和肥皂和反复刷洗创面,达到去除污物和细菌的目的。但发现这样处理,不能使创面达到无菌,因为处在皮肤深层内的皮肤附件中的细菌不可能被完全清除。反复刷洗对创面造成再次损伤,进一步破坏皮肤防御功能,还有可能加重休克,增加患者内环境紊乱和机体抵抗力下降,不但不能减轻创面感染,反而可能导致全身性感染的发生。第三军医大学在临床上对以水冲洗为主的“简单”清创,和“彻底”清创烧伤病例的转归做过分析,发现“彻底”清创病例组无论是早期败血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明显高于“简单”清创病例组。前者败血症发生率为54.7%,死亡率为49.1%;后者分别为25.5%及17%。而两组清创后细菌阳性率相似。故国内的医疗单位均采用水冲洗为主的“简单”清创法(表14)。
    清创方法:剃除创面及附近的毛发(头发、胡须、腋毛、阴毛等),剪除指(趾)甲。创面用蘸有中性肥皂液的棉球轻轻拭洗,再无菌等渗外用盐水冲洗,用以去除沾于创面上的污垢、泥沙、异物等,对于陷入创面的砂屑、煤渣等(例如矿井瓦斯爆炸伤),不易清除时,可不必勉强清除。因用力反复勉强清除可增加创面损伤,降低创面抗感染及修复能力。但在面部的嵌入皮肤内的异物应尽量除去,因为创面愈合后,这些异物会被包裹在表皮内,很难清除,影响伤员的外观。浅二度水疱皮去除与否应视污染程度而定,对于清洁、污染不重的水疱皮应予以保留,小水疱无需处理,大水疱可在低位剪破引流或用注射器抽出水疱液。水疱皮可保护创面,减少渗出,减轻疼痛,防止创面上皮细胞因干燥而坏死,防止创面加深。浅二度创面的水疱皮是很好的生物敷料,如无感染,有利于创面愈合。如水疱已污染、碎裂、脱落。因易招致感染,故应将其移除。如是有毒者化学物质烧伤,应即将水疱及水疱皮全部去除。深二度和三度创面的表皮则应全部去除,因它可影响水分蒸发,痂皮不易干燥而导致创面过早感染、溶痂。再次用大量灭菌盐水冲洗创面,再用0.1%苯扎溴铵(新洁尔灭)、0.05%氯己定(氯己定)溶液或聚维酮碘(碘附)清洗创面和周围健康皮肤,最后用无菌纱布轻轻拭干创面。创面深度尚未确定前,不要在创面上涂抹有色药物(如甲紫等),以免对辨认深度造成困难。清创后根据伤情及病房条件选用暴露或包扎疗法。
    B.环状焦痂切开减张:烧伤后皮肤的弹性即有所丧失,皮肤弹性丧失程度与烧伤程度成正比,即创面越深,其弹性越低,三度烧伤焦痂失去弹性。在动物实验中可看到用火焰造成动物三度烧伤后的面积为烧伤前的3/4左右。当肢体或躯干环形三度烧伤时,其环形焦痂起着束缚作用,除由于烧伤渗出大量液体流至第三间隙积存外,束缚本身又影响到静脉系统,致回流障碍,毛细血管渗出更为增加,焦痂下组织压力更高,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动脉血流可因机械压迫和反射性痉挛而受阻,导致软组织供血不足,皮下组织和肌肉坏死,严重者可发生肢体坏死。如环形焦痂发生在躯干,可影响患者呼吸运动,发生呼吸困难和排痰困难,导致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颈部环形焦痂压迫可引起呼吸困难,或压迫颈静脉,导致颅内压增高、脑水肿发生。因此对环形三度焦痂应尽早行焦痂切开减压术,不应等到影响血液循环或发生呼吸困难时再施行。
    方法:三度焦痂已无神经感觉,故无需麻醉即可施行。一般在床旁以碘酒、酒精消毒后,纵向切开焦痂,深度以达到正常柔软组织为止,通常须切开至深筋膜平面;如手指触摸筋膜下组织坚硬,则深筋膜下张力较大,应将深筋膜切开减压。当痂下压力被解除后,切开边缘即向两侧裂开,并有多量积滞在组织间隙的液体流出。肢体切口可在侧中线或正中线,必要时可于对侧再作切口,或将焦痂切除一长条。躯干可在前胸近腋前线处作两条纵向切口达肋缘下。如必要时再沿肋间剑突方向作横向切口,对改善胸廓呼吸状况更佳。颈部的纵切口,应配合气管切开术同时进行,如不作气管切开,也可在颈两侧作切口在前臂、小腿减达深筋膜平面(图9)。
    切开减压有效时,肢体颜色可迅速改善,肿胀减轻,远端动脉搏动恢复,麻木感迅速消失,远端肢体的活动能力亦可改善;如系颈部、躯干减压,呼吸立即改善。如经切开后,情况未见改善,即应研究原因,首先应考虑切口是否彻底,如有无贯穿环状深度烧伤全长,是否够深。在肢体尤其要注意深筋膜下张力。深筋膜下压力高,则应切开深筋膜减压。深筋膜切开需麻醉,受累肌筋膜腔均需减压,尤应注意胫前肌筋膜腔、手背掌骨间筋膜切开减压,手指环状烧伤可于双侧切开减压(图10)。
    减压后切口内可填塞抗生素纱布或碘附、碘仿纱条,亦可用异体皮及其他生物或合成敷料敷贴,以保护裸露创面。已行切开减压的三度创面因已破坏了焦痂的完整性,易招致感染,故应尽早行切痂植皮术。
    3.烧伤创面处理  烧伤后出现的一系列局部和全身的变化,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由创面所引起的。而伤员从烧伤开始到治愈,全部治疗过程中都存在创面处理的问题,烧伤创面常左右烧伤病情的变化,创面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病情的发展、预后、转归。因此创面处理是烧伤治疗的关键一环。创面处理的主要目的:清洁保护创面,避免或减轻感染;使浅度烧伤按期愈合,深度烧伤及早清除坏死组织并及早封闭创面;减轻局部疼痛;创面愈合后不留瘢痕或少留瘢痕,最大限度地恢复形态、功能。
    (1)烧伤创面非手术治疗:常用非手术处理创面方式有包扎、暴露、湿敷、半暴露、浸浴。
    ①包扎疗法:包扎是用灭菌吸水厚敷料包扎创面,使之与外界隔离,以保护创面,减轻疼痛;创面渗液可被敷料吸收,引流较充分。包扎可使创面降低创面蒸发水分的速率,保持湿润,防止创面干燥,这对处于淤滞阶段的深二度创面尤为重要,能保持或恢复部分处于间生态组织活力。浅二度创面经包扎后可减轻疼痛,可能由于避免局部神经末梢暴露干燥所致。包扎敷料尚可起到保暖作用。此外,应用适当材料包扎创面,尚可减少瘢痕形成。包扎疗法最大的不足之处是创面在温湿的环境中,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局部易发生感染,大面积烧伤伤员不宜应用。
    创面清创后,内层敷料国内各单位大都按照自己的习惯用法,材料和药物不一定相同,但原则上内层可应用一层干的或蘸有药物的脱脂纱布或油纱布(麻油、液状石蜡、凡士林油均可)。关于局部药物的应用,参见创面用药。油纱布的优点是不粘创面,更换敷料时痛苦少,对创面影响小,但引流不如纱布。国内已生产多种不粘纱布,有的效果尚不理想。此外,尚可应用化学和(或)生物材料合成的人造皮,或其他生物敷料来覆盖创面,这些材料大都应用于经切削痂后去除了坏死组织的创面,而放在尚有坏死组织存在的创面上后,不可能与创面建立有血运,常因引流不佳,敷料下积液而促使感染,影响创面愈合。创面放置内层敷料后,外加多层脱脂纱布或脱脂棉垫,均匀加压包扎。早期包扎敷料的厚度应达3~5cm,以免敷料湿透而发生感染。休克期后,创面渗出减少,敷料厚度可酌情减少。由于脱脂纱布或棉垫吸水性较强,有时敷料虽已很厚,但仍可能有少量渗液透到敷料表面。可在外层再加用几层不吸水或不脱脂的敷料,如此可防止敷料浸透又不影响渗液的蒸发,包扎范围一般宜超出创缘5cm。各层敷料要铺平,有时为使创面压力均匀,也可将小纱布块完全抖松包扎。包扎时应均匀加压,不宜太紧,以免影响肢体血液循环,或在躯干时,影响进食、呼吸。但也不宜太松,致敷料松脱创面外露。包扎肢体时,应从远端开始,伤肢远端即使没有烧伤也应一并包扎,以免肢体远端肿胀。但指(趾)末节应外露以便于观察血循。四肢、关节部位的包扎应注意固定在抗挛缩的功能位置。颈或项部烧伤应采用伸直位;颈部仅屈侧烧伤,则应维持后仰位,必要时可用颈托。髋关节应保持伸直位;膝关节应伸直或微屈;踝关节成直角;足趾间填塞敷料以免粘联后形成并趾畸形;腋下烧伤时上臂应外展;肘关节一般应保持在屈曲位,但若以屈侧烧伤为主,可固定在伸直位,而以伸侧烧伤为主时,则可保持屈曲位;手烧伤时,手指应分别包扎,指间用敷料隔开,五指尽量张开,掌心放置一绷带卷或纱布团,使拇指尽量外展、对掌、微屈,掌指及指间关节保持屈曲在130°~150°;为了对抗手背深度烧伤后挛缩畸形(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则可采用拇指外展对掌,掌指关节屈曲80°,指间关节伸直位,手指间敷料隔开;腕关节伸直位或微背屈,腕掌烧伤腕关节稍背屈,腕背烧伤则稍掌屈。
    肢体包扎后应抬高以促进静脉与淋巴回流,减少组织肿胀。应定期翻身,使包扎的创面交替受压,避免包扎创面长期受压,妨碍局部蒸发,敷料浸透,创面潮湿,易致感染。
    包扎后如部分敷料被浸湿时,可加盖无菌棉垫包扎;如浸湿多或被大小便污染时,应即更换外层敷料。早期污染不严重的深浅二度烧伤,如果清创较彻底,包扎后又没有出现局部和全身感染症状的,可于7~10天后打开敷料检查,可能创面已经愈合,如果内层敷料与创面黏附很紧,又无分泌物,不必将内层敷料揭去,仅更换外层敷料即可以。如是深度烧伤或污染较重的创面,一般在包扎后3~4天打开敷料检查。不论何种情况,如果出现包扎创面疼痛加剧,敷料外层渗液增多并有恶臭,体温突然升高、白细胞数升高时,表示局部可能已发生感染,应立即将包扎打开,检查创面,更换敷料。
    ②暴露疗法:暴露疗法是将烧伤创面暴露于干热空气中,不用敷料覆盖或包扎,使创面的渗液及坏死组织形成干痂,以暂时保护创面。烧伤早期创面潮湿,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条件。创面形成干燥的痂壳后,创面污染的和从空气落下的细菌在干燥的和温度较低的环境中,不利于它们的生长。暴露易致受损皮肤脱水,毛细血管进行性栓塞,以致创面加深,常能使深二度烧伤加深至三度烧伤。
    暴露疗法要求环境清洁、温暖、干燥,室温30~32℃,相对湿度40%左右,接触创面用品均应无菌。干痂通常在烧伤后48h才形成。
    浅二度痂皮主要由于创面渗出物形成,通常高出周围正常皮肤,如无感染或再损伤,则于伤后10~14天脱落而痂下创面痊愈。深二度烧伤的痂皮是由于渗出物及坏死的表皮与部分真皮所形成,一般与周围正常皮肤表面相平,如不发生感染,其脱落时间按深浅的不同于伤后2~3周开始。三度烧伤的焦痂,主要由坏死皮肤甚至皮下的组织所形成,于回收期后,逐渐下陷,低于周围正常皮肤,焦痂溶解时间也因烧伤深度和感染程度的不同,通常于伤后2~3周后开始。
    有不少的中草药如虎杖、四季青、鱼岭素、酸枣树皮等,对创面的收敛、干燥、结痂是有作用的,可在早期清创后开始暴露时即酌情使用。而地榆、石榴皮、五倍子等鞣质属水解型,对肝脏毒性大,应避免大面积应用。
    采用暴露疗法的要点是保护焦痂干燥、完整,勿使裂开以增加感染入侵,因此,对躁动不合作的伤员应妥加固定。同时要注意引流,对焦痂应经常仔细检查,如发现痂下感染,应及时去痂引流,再酌情使用湿敷或半暴露。三度焦痂及深二度痂皮表面可于每次翻身时涂擦2.5%碘酒、95%酒精、0.5%~1%碘附或其他创面用药(见创面用药章节);如有灰白色绒毛状真菌斑点时,可用2.5%碘酒或10%碘附涂擦。创周正常皮肤应经常清洁、消毒,天热时尤应注意预防发生痱子、毛囊炎、疖肿等。
    使用热风机吹背及受压部位,可使翻身时间延至伤后3~4天开始,并可避免未作气管切开者因翻身伏卧引起喉头水肿加剧而致窒息的危险。采用气流悬浮床或气垫床者,可不予定期翻身。使用热风机、红外线、气流悬浮床者,应酌情增加补液量。有资料表明,烧伤早期创面蒸发的不显性失水可按2.5ml/(h·1%烧伤面积)估算,使用悬浮床者烧伤早期每天补水量应增加约40ml/1%烧伤面积。
    ③包扎疗法与暴露疗法的选择: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烧伤面积大者一般趋向采用暴露,面积小者多趋向于包扎。深二度、三度烧伤,除面积小的外,宜用暴露;浅二度烧伤,宜用包扎。四肢尤其是双手多考虑包扎;头面、颈、会阴、臀等部位由于不易包扎,且局部分泌排泄物也易污染敷料,均宜施行暴露;躯干部烧伤,面积大而深者趋向于暴露,面积小而浅者趋向于包扎。严重污染的创面宜用暴露。包扎创面感染时,尤其是绿脓杆菌、真菌感染,宜改用暴露。有骨、关节合并伤者,早期尽可能采用包扎疗法。伤员神志不清、不合作、躁动者宜用包扎,以免创面再损伤。此外,应根据当时当地的环境条件考虑  需转运后送或门诊治疗者,均应采用包扎;如气候炎热多考虑采用暴露,天气冷多考虑采用包扎;成批收容时,如果一时无法供应大批包扎敷料时,有选择性地先多采用暴露疗法。
    ④湿敷:湿敷可使创面上的脓液、脓痂、坏死组织得以引流与清除,减少创面菌量,清洁创面,多用于肉芽创面植皮前准备。有时也在小面积三度烧伤创面用于促进焦痂(痂皮)分离,进行“蚕食脱痂”或剥痂,将经湿敷后分离的焦痂剪除,出现肉芽创面,即可进行植皮术。
    A.创面的选择:已经松动、微软、微湿的焦痂,脓汁与坏死组织黏附较多的创面,一般敷料交换与清洁方法难以除净的创面,可使用湿敷。但如果坏死组织黏合较牢固,又较干燥,无松动迹象时,则不宜行湿敷。因为这样不仅短时间内难以清洁创面去除焦痂,反而使焦痂软化、变湿,则促使细菌生长繁殖,引发全身性感染。
    B.方法:紧贴创面内层放置一层大网眼纱布,外层外加数层盐水纱布,为防止水分迅速蒸发,保持湿润,除定时喷洒生理盐水,也可将外层敷料加厚,但也不宜太湿。为了减少交换敷料时出血和疼痛,更换湿敷时,若大网眼纱未被脓液浸透又不影响引流,则不必每次更换。有时为了控制感染,可在内层敷料中加用浓度较高的抗菌药液(可参见创面用药)。如果创面肉芽有水肿,则可用高渗盐水湿敷。污染严重的创面,应每4小时更换敷料1次,以后视创面清洁的程度适当延长,但至少每12小时更换1次。
    C.面积较大的湿敷常引起高热、寒战等中毒症状,湿敷应慎重应用。对干燥的焦痂,侵袭性感染创面,有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的创面,不宜应用湿敷。伤员全身情况不佳,出现明显感染中毒症状的也不宜湿敷。
    ⑤半暴露:半暴露是用单层药液或薄油纱布黏附于创面,任其暴露变干,用以保护肉芽面或去痂后的二度创面、固定植皮片、控制创面感染等。也可用于保护供皮区。纱布应与创面等大,勿使肉芽组织裸露。但也不宜超过创缘,以免浸渍软化周围皮肤和焦痂,引发毛囊炎,加重周围痂下感染。纱布与创面必须贴紧,勿留空隙,以免存积脓汁。施行半暴露的创面应较洁净。因为半暴露的引流欠佳。若创面脓汁较多,先用淋洗、浸泡、湿敷等使创面脓汁减少后实施。一般可每天或隔天更换1次敷料。如为浅二度创面,纱布干净并与创面紧贴,纱布下无积脓,可不必更换,待创面在纱布下自愈。浅二度烧伤发生感染时,可将痂皮去除,清除脓汁,或经淋洗、浸泡、湿敷等使创面洁净后,改用抗菌药液纱布半暴露,控制感染。去痂的深二度创面半暴露时,除深二度较浅且感染不重者可望痂下愈合外,常易发生纱布下积脓,应及时引流。如感染加重,创面变深,应即改用浸泡、淋洗、湿敷等方法控制感染。不宜在痂皮、焦痂上实施半暴露。对裸露肉芽半暴露时间不能太久应及早植皮。
    ⑥浸浴:浸浴或浸泡是将伤员身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浸于温热水或药液中一定时间,其作用为:能比较彻底地清除创面脓液、松动的焦痂和坏死组织;能减少创面细菌与毒素;使痂皮或焦痂软化,促进分离,便于剪痂,及有利于引流痂下积脓;促使严重烧伤后期残留小创面愈合;浸浴后敷料去除容易,可减少伤员换药疼痛;伤员可在水中活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局部抵抗力,改善功能。
    浸浴的时机,对中、小面积烧伤,随时可以浸浴,无严格时间限制。大面积烧伤早期在局部肉芽屏障未形成前不宜浸浴,应保持干燥完整,浸浴反使软化,可促使创面感染扩散。伤员月经期,有严重心肺并发症及一般情况很差、有可能发生虚脱者,不能进行浸浴。
    浸泡只需容器(如桶、盆、缸等)及浸泡用等渗盐水或药液即可。全身浸浴则需浴盆、1%温热盐水、水温计、体温计、换药用具、血压计、急救药品以及衬垫伤员头、臀等处的海绵软垫等,水温应维持在38~39℃,也可调整到比体温高1~2℃,室温在30~32℃,水量以浸没躯干为准。容器浴盆等要注意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有的浴盆安装搅拌器,使水产生涡流,按摩创面。
    伤员入水前,应测体温、脉搏、呼吸、排便,交代注意事项。浸浴中要观察病情变化。浸浴10min左右,待伤员已适应和敷料浸透后才开始清理创面。浸浴中可口服流质或继续输液。若有心慌、出汗、脉搏增快、面色苍白等虚脱现象,应即终止浸浴。初次浸浴不宜超过半小时,以后逐渐延长,但也以1~1.5h为宜。浸浴次数及间隔时间根据创面及全身反应决定,可逐日或隔数天施行。
    浸浴后可能有体温升高、脉搏增快、畏寒、寒战等中毒症状加重现象,一般24h后应恢复,若继续加重,应注意病情变化。浸浴虽可清除创面细菌、脓汁,但也能促使毒素吸收;虽可引流局部,也可使局部感染扩散。浸浴能软化焦痂,使其分离,有利于早期消灭创面。但大面积烧伤浸浴后可使大片焦痂软化,如于不能及时去痂植皮覆盖创面,可招致全身感染。故大面积烧伤,一般不采用浸浴去痂。浸浴只用做手术去痂或蚕食脱痂和植皮前清洁创面的辅助方法,移植皮片后浸浴应于手术48h后施行,以免皮片脱落。
    局部浸泡可用于局部感染严重创面及后期残留小创面。清洗时尽可能清除脓痂、脓汁及坏死物质,浸泡水量要多,必要时多次更换浸泡液,最好用流动水浸泡或淋洗。
    (2)创面用药:烧伤创面经清创处理后,除了一度烧伤外,一般多使用创面外用药,特别是血液循环较差的焦痂下组织与严重感染的烧伤创面,全身使用抗菌药物往往不及局部用药有效。理想的烧伤创面用药应该具有镇痛、减少渗出、利于引流、保护创面、促进创面生长、抗菌谱广且作用强、不产生或少产生抗药菌株、无毒性、副作用少、创面愈合后瘢痕少、价格便宜等特点。目前用于烧伤创面的中西药数百上千种,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完全达到上述要求。例如在创面上使用抗菌药物,有制菌一面,但往往又有促使产生耐药菌株的一面;有些成膜的药物可以保护创面,且又有膜下积脓的缺陷;有的药物可以促进脱痂,但脱痂的时间延续过长、面积过大,又有诱发全身性感染的危险;有的局部作用较好,但对全身的影响、内脏的毒性作用或电解质的紊乱又较明显等。此外,由于对每种药物效果的临床观察比较困难,主要对创面深浅度的判断缺乏很科学的依据,有很多主观因素在内。如某单位报道应用某种外用药后,疗效很好,可以使二度创面提前多少天愈合,并且发生感染的很少,实际上他们观察的创面大都是浅二度的创面,而应用在深二度烧伤创面上时,效果就不一定如报道的那样好了。所以应该结合本单位使用的效果和经验,结合伤员的具体情况选用创面外用药物,不能完全单凭广告和文献报道来选择应用。
    目前所用局部药物,大致包括有结痂、成膜、抗菌,促进创面生长愈合和促使脱痂等类药物。
    ①结痂的药物:应用结痂药物的目的在于使创面迅速形成干痂,减少或减轻感染,使浅二度或较浅的深二度烧伤能达到痂下愈合;可使三度烧伤的创面保持焦痂的干燥,尽可能控制局部的感染,为分批分期脱痂或切、削痂创造条件。根据上述需要,选用的药物应该是收敛作用强、抑菌作用好、而毒性小和疼痛反应要轻的药物。目前较多应用于临床的结痂中草药,有地榆、虎杖、酸枣树皮、四季青、几茶、毛冬青等。中药鞣质通常分为水解型、缩合型,地榆、酸枣树皮为水解型鞣质,对肝脏损害较重,虎杖、四季青、儿茶为缩合型鞣质,对肝脏损害较轻。在使用结痂药物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有无痂下积脓和及时引流。结痂药物,尤其鞣酸类中药,在大面积烧伤应用的效果不佳,主要是抗感染作用弱和毒性问题,现国内大多数医疗单位已不采用这类疗法。
    ②喷膜剂:喷膜剂以有机溶剂为成膜材料,再适当配加止痛、抗菌等中西药物而成。方法是将配制的药液喷雾或涂抹于烧伤创面形成薄膜,以代替敷料,保护创面。喷膜药液成分各家的不完全相同,但均具有防止感染、减轻疼痛等作用。
    喷膜剂主要适用于浅二度烧伤,多用于急救及门诊伤员,便于转运。可于清创后或冷疗后即予喷涂,对正常皮肤及创面应无刺激。喷射面部时注意保护眼球、耳道。喷射数分钟后,即应干燥形成一层均匀透明薄膜。必要时可重复喷射。一般能保护创面2~3天。薄膜在关节活动处易破裂。对于深度烧伤,也可作为急救时临时代替敷料之用。但由于薄膜不透气、不透水,膜下常有积液、积脓,出现此类现象,应将其揭去,改用包扎或半暴露疗法。
    ③促进创面愈合的药物:目前已发现有许多生长因子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它们通过参与炎性细胞趋化、细胞的增殖、基质的沉积、结缔组织的形成等反应,在创面愈合的各个中环节发挥作用。其中有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纤维接连蛋白(FN)、透明质酸及生长调节素等。国内已用于烧伤临床并证实有疗效者,主要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
    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分子量约为16000Da的碱性蛋白,是间质细胞强有力的促有丝分裂因子,刺激这些细胞分化增殖。对黑色素细胞、角质细胞也有显著作用,因此有对伤创面愈合的治疗作用。
    B.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是最早发现的生长因子之一。人的EGF基因定位于染色体4,有24个外显子被大量非编码区隔开,最初转录长度大约110kb,编码1207个氨基酸的前体,经蛋白酶解形成一个具有生物活性的53个氨基酸片段,分子量为6201。除造血系统外,所有细胞膜都有 EGF的受体。EGF的作用没有种属专一性。EGF的体外作用主要是促进上皮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毛细血管形成和胶原沉积。有将EGF 10μg/ml的磺胺嘧啶银冷霜(0.5ml/cm2)用于烧伤病人供皮区,发现创面愈合的时间短,愈合后复层鳞状表皮层及真皮层的结构均较对照的皮肤完整。也可将水剂的生长因子直接涂布在烧伤创面上。
    生长因子的临床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总结,因为影响烧伤创面愈合的因素很多,不像动物实验那样可以控制,需要大量临床观察才可下定论。此外,大面积使用时价格也比较贵,宜在创面难愈合的特殊伤员中应用。
    C.锌制剂:锌是人体内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除以酶的形式参与体内的各种代谢外,还参与基因的转录、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锌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烧伤后锌丢增多,摄入、吸收减少,血清锌浓度下降,对创面愈合不利。缺锌可通过口服和创面外用途径补充而恢复正常。
    常用的有磺胺嘧啶锌、银锌霜、3%吡哌酸锌等,能在创面持续释出锌离子,满足了上皮修复所需适量的锌离子。高浓度、溶解度强的锌盐则在创面上释出锌离子过量,对上皮化有抑制作用。
    ④促进脱痂的药物:为了及早清除深度烧伤的坏死组织,减轻中毒症状,减少痂下感染,争取及早植皮,临床上曾采用过各种中草药、化学药物或酶等企图促使脱痂。
    比较理想的脱痂药物应具有如下特点:能迅速溶解坏死组织,对正常组织无损伤、无毒性、无刺激性,易于制备、保存及应用。
    中草药中促进脱痂的药物有水火烫伤膏(紫草、黄柏各21g,制乳香、制没药各30g,白芷、丹皮、寒水石、生大黄各45g,当归60g,生地90g,加芝麻油2500g煎熬,再过滤去渣,将黄蜡500g切碎加入,搅匀成膏)。东方一号等。其他如无花果树汁制剂、胰蛋白酶、链激酶、枯草杆菌蛋白溶解酶、菠萝蛋白酶、纤维蛋白酶胶原酶、番瓜素等,但效果均不够理想,有的则尚待观察研究。使用脱痂药物必先有全身抗感染的基础,并局限于一定范围。大面积使用无抗菌作用的溶痂药,有促使感染扩散,引起全身感染导致脓毒症等的危险。
    ⑤以抗菌作用为主的药物:这类药物可分为4类:
    A.中草药制剂:如四季青毛冬青、黄连、黄柏、桉树叶等。但中药制剂的抗菌作用不强,且需要较高浓度才起作用,而高浓度的中药制剂对局部刺激性大,并可能有一定的毒性,所以现在一般已不大采用这类制剂。
    B.抗生素制剂:局部应用抗生素对控制局部感染有一定的效果,对感染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引流、清洗后,将抗生素的粉剂撒布创面,也可制成溶液、软膏、霜剂等。适合全身应用的抗生素通常不宜外用,局部应用常引起耐药菌株产生。毒副作用大而不适合全身应用的抗生素,如新霉素、庆大霉素杆菌肽金霉素等可考虑局部应用。利福平为抗结核杆菌感染药物,临床应用中发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但很容易产生耐药性,只能短期应用。大多数抗生素均可从创面吸收,因此大面积使用,尤其是浓度过大或用粉剂时,可引起中毒或内脏损害,如第八脑神经、肝、肾损害等,应予注意。
    C.化学性消毒剂:即一般所谓消毒清洗溶液,种类较多。多用于早期清创以及创面涂敷、湿敷、浸泡、淋洗等。
a.碘附:碘具有快速杀菌作用,抗菌谱广,对细菌的繁殖体和芽孢均有抗菌活性,为此在以前采用碘酊消毒皮肤,但碘酊气味刺鼻,对皮肤刺激性大,且能烧伤正常上皮细胞,故在应用碘酊等干燥后,当即用酒精擦洗,以免皮肤受损。碘附不同于碘酊,它是碘与表面活性剂为载体的不定型络合物,表面活性剂兼有助溶剂作用。碘附中的碘在水中可逐渐释放,以保持较长时间杀菌作用。目前碘附多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olidone)与碘结合成为吡咯烷酮碘(PVP-I),它的优点是:具有抗菌谱广,能杀灭各类微生物;毒性低,对黏膜无刺激性;性能稳定,只要颜色未褪仍保持药效,但原液稀释后稳定性差,2天中可减少有效碘50%以上,故应现配现用。它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金葡菌有抗菌活性,但对真菌孢子与细菌芽孢作用弱。70年代初国外已应用1%碘附油膏或0.5%碘附喷雾剂治疗烧伤创面,可控制或减少创面细菌生长,亦有作1%霜剂。其杀菌机理碘附与皮肤接触后释放出元素碘而起杀菌作用。国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有生产,国产碘附含有效碘0.75%。由于碘附水溶性好,对组织刺激性小,染色轻并易洗去,同时因含有表面活性剂,尚具有清洁剂的作用。碘附适用于中、小面积烧伤创面,因为大面积烧伤创面上应用,可引起高碘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故目前仅在清创时应用,一般不作长期使用。
    b.次氯酸钠(NaOCl):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消毒剂,商品含有效氯8%~12%。杀菌机制主要是它能在水中形成次氯酸并作用于菌体蛋白质。抗菌谱广,对各类微生物均有杀灭作用,毒性低。烧伤创面应用0.05%~0.1%浓度次氯酸钠,可促使创面清洁,肉芽新鲜、坏死组织脱落快,菌量减少。该药的缺点是性能不稳定,1周后效价降低20%~30%,故使用时应新鲜配制,此外该药浓度高时,对局部有一定的刺激性。
    c.氯己定(洗必泰)及其衍生物:氯己定又名双氯苯双胍已烷,可溶于乙醇,难溶于水,一般都制成盐酸盐醋酸盐、葡萄糖酸盐。杀菌机制为破坏细胞膜及抑制脱氢酶的活性。其优点是性能稳定,毒性低;常用的浓度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性。0.02%~0.5%氯己定溶液具有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阴性杆菌的抗菌作用,0.1%的溶液5min内能杀死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及金葡菌。对真菌和细菌芽孢仅有抑制作用。醋酸盐不能制成霜剂。0.2%双葡萄糖酸盐氯己定加入到1%磺胺嘧啶银霜剂中比单用1%磺胺嘧啶银霜剂可减少金葡菌的菌落数。在0.5%硝酸银溶液中加入0.2%双葡萄糖酸盐与1%磺胺嘧啶银霜剂比较,前者可减少大肠杆菌发生率。体外抗菌活性测定证明,洗必泰和磺胺嘧啶银联合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和金葡菌有协同作用。动物实验证实0.5%双磷酰苯胺氯己定霜剂能减少焦痂和肌肉内铜绿假单胞菌菌落,较1%磺胺嘧啶银霜剂有效。此外0.5%~1%双葡萄糖酸盐氯己定加入到1%磺胺嘧啶银霜剂中,可减少焦痂内细菌量,较单用1%磺胺嘧啶银霜剂为佳。
    D.化学性局部抗菌制剂:有磺胺嘧啶银、磺胺米隆(磺胺米隆)、硝酸铈、硝酸银等多用于涂敷烧伤后新鲜的焦痂、痂皮及肉芽创面。
    a.硝酸银:目前用于烧伤创面为0.5%溶液,浓度高可损伤组织,浓度低则不能抑制菌,0.5%浓度既能抑菌也不损伤组织。0.5%溶液抗菌谱广,能抑制烧伤创面常见的大多数细菌,耐药菌株少见。银自烧伤创面吸入全身循环不多,尚未发现银质沉着病者。一般采用持续湿敷的方法能减轻创面水分蒸发,减轻热量的消耗。局部应用后无刺激性,无疼痛,无毒性。但该药只能用蒸馏水配制,是一种低渗性溶液,应用后有大量水分被吸收到体内,而体内的电解质如钾、钠、氯、钙等油渗透到创面敷料中去,如果应用的面积过大,则可引起低钠、低钾、低氯性碱中毒。此外,应用硝酸银以后,创面均会被染成黑色,妨碍对创面的观察,所有接触到该药的衣服床单等也均被染成黑色,无法清除,所以国内医疗单位大都不使用此类药物了。
    b.磺胺嘧啶银(烫伤宁、CF-100):由磺胺嘧啶硝酸银反应而成。磺胺嘧啶银与创面接触后,磺胺嘧啶和银离子从药物载体中释出,银离子与细菌的DNA结合,且替代DNA中嘌呤和嘧啶之间的氢离子,结果腺嘌呤和胸腺嘧啶、胸腺嘧啶和鸟嘌呤间的距离从正常的0.3nm(3.0Å)增宽至0.38nm(3.8Å),使细菌失去繁殖能力,从而起到杀菌作用。银离子可到达毛囊和皮脂腺腺体导管的管腔中,这些部位经常藏匿致病菌。磺胺嘧啶银的穿透能力介于磺胺米隆和硝酸银之间。磺胺嘧啶银的抗菌谱很广,对革兰染色阳性及阴性菌都有效,特别对铜绿假单胞菌效果较显着。这是由于银盐与磺胺嘧啶的双重作用所致。随着磺胺嘧啶银的广泛应用,临床已发现某些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和肺炎杆菌对该药产生耐药性。通常使用的剂型有3种:1%~2%霜剂、1%~2%软膏及糊剂。糊剂是由粉剂与适量蒸馏水混合搅拌成糊状后涂抹在痂壳上。此药有收敛作用,可促使创面干燥。除偶见短暂疼痛外,一般多无不适疼痛。银可在痂壳上沉着而变为棕褐色,致妨碍观察。使用霜剂、软膏、糊剂前,应将上次涂敷在创面上的药物去除清理干净,涂抹厚度约为2~5mm,1~2次/d。涂后包扎、暴露均可。如采用包扎疗法,开始时最好每天换药2次,以后视创面清洁程度每天或隔天换药1次。如是采用暴露疗法,将磺胺嘧啶银糊剂直接刷在深、浅二度新鲜的烧伤创面上,保持创面干燥,避免受压,若发现药物被擦去时应再补涂。创面可按期于2~4周愈合。磺胺嘧啶银对局部刺激性小,偶可引起疼痛。有报道应用磺胺嘧啶银后可引起过敏性皮疹、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肾功能损害等的病例,虽然病例不多,发病几率很低,但应予以重视。
    c.铈化合物:Monafo等首先应用硝酸铈霜剂作为大面积烧伤的一种外用抗菌药物,发现可使病死率降低一半。硝酸铈可改善免疫功能,这是由于硝酸铈可固定烧伤皮肤中质脂蛋白复合物等毒性物,这种物质的毒性比内毒素强数十倍。减少了毒性物质吸入体内,即减轻了其对机体免疫抑制效应。此后,一些作者开始研究硝酸铈与磺胺嘧啶银联合应用,效果明显。硝酸铈的主要作用能减少创面革兰阴性杆菌的数量,硝酸铈与磺胺嘧啶银联合应用能同时抑制革兰阴性和阳性细菌的生长,在创面上还会生成磺胺嘧啶铈,不断地释放出铈离子抑制细菌的生长。硝酸铈与磺胺嘧啶银及磺胺嘧啶锌联合应用后在创面产生皮革样的痂皮,至少在6周内不显示自行分离,故认为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硝酸铈单独应用时可明显抑制创面的肠道菌群,而对葡萄球菌作用差。磺胺嘧啶银可控制葡萄球菌,两者合并应用可加强对葡萄球菌、肠道菌群的抑制。铈吸收很少,70%所吸收的铈由肝脏排出,其余沉积在骨膜上,至今未见毒性反应的报道。2.2%硝酸铈与1%磺胺嘧啶银混合的霜剂很稀,应用时需数层纱布浸透药液后敷贴于创面,每天换药1次。
    d.磺胺米隆(磺胺米隆):这是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德国研制作为全身应用的抗菌药,但毒性大,功能差一直未被采用。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Moncrief等制成10%磺胺米隆霜剂,作为为烧伤外用药。我国到1965年已生产成粉剂,有醋酸盐和盐酸盐磺胺米隆两种制剂。常用的为醋酸盐制剂,制成5%~10%溶液及10%霜剂。该药抗菌谱广,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其他常见的革兰阴性杆、球菌和梭状芽孢杆菌均有效。对某些厌氧菌(如破伤风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等)也有效。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较差,对普罗菲登斯菌无效。细菌的数量响到磺胺米隆的抗菌活性。创面菌量很高或发生侵袭性感染时,应用磺胺米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实验证实,每天换药2次,比每天换药1次的效果好。磺胺米隆最重要的特性是能迅速穿透焦痂,在坏死组织和健康组织界面建立有效的杀菌浓度,比其他局部抗菌药物要好。磺胺米隆化学性状稳定,不受脓液、渗液、坏死组织、对氨苯甲酸等的影响,适用于化脓坏死创面。磺胺米隆应用已有40余年历史,细菌耐药性随之增加。临床已出现对磺胺米隆高度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大肠杆菌ATCC 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等菌株。临床应用为10%霜剂或溶液。溶液用于创面湿敷,霜剂直接涂于创面,厚度为1~2mm。因为药效仅能维持8~10h,故必须每天换药2次。为了避免发生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用药面积不宜超过体表面积的60%,每天用药量不宜超过10%霜剂350g,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时,应立即停药。该药的不良反应有;用于浅度烧伤创面可引起疼痛或不适感。磺胺米隆在体内被氨基氧化酶分解为对羧基苯磺酰胺,对羧基分子呈酸性,增加患者氢离子负荷。对羧基苯磺酰胺又是一种强烈的碳酸酐酶抑制剂,抑制肾小管对氢离子的清除和碳酸氢根的重吸收。用药45min内尿液呈碱性。大面积用药后不久即可引起急性代谢性酸中毒。通过呼吸来代偿,表现为呼吸费力,通气过度,呼吸增快且幅度增大,40~50次/min。磺胺米隆引起的呼吸改变在停药后24h可恢复。对羧基苯磺酰胺可引起渗透性利尿,排出大量高比重碱性尿。磺胺米隆尚可引起过敏性皮疹,抑制表皮细胞的增殖,故在植皮后的创面尽可能不要使用。长期应用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增高,并可引起肺透明膜变。
    e.喹诺酮类衍生物: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研制了喹诺酮类银盐制剂,包括吡哌酸银霜剂和氟哌酸银霜剂,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明显优于磺胺嘧啶银。其抗菌活性是磺胺嘧啶银的100~1000倍,痂下细菌计数表明氟哌酸银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焦痂,在焦痂下发挥强大的杀菌作用,目前被认为是创面发生侵袭性感染时局部首选抗感染药物。由于其强大的穿透力和杀菌力,临床大面积使用后,有发生菌群失调性腹泻的报道。其应用方法基本和磺胺嘧啶银相同。
    f.莫匹罗星(百多邦):百多邦是抗生素muciprocin,即假单孢酸外用制剂的商品名。抗菌谱包括绝大多数的葡萄球菌、需氧链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和淋球菌,而对肠球菌、厌氧链球菌、类白喉杆菌、肠杆菌、假单孢菌属、厌氧菌无效。莫匹罗星主要用于防治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由于muciprocin半减期很短(<30min),易被肝和肾的酯酶迅速水解。临床作为外用抗菌药物,用于治疗皮肤感染性疾病,包括毛囊炎、疖肿、脓疱疮、感染创面、小腿溃疡及面积小于20%的烧伤。由于半减期很短,为达到疗效,每天需多次换药,一般国内很难做到而认为效果不佳,实为应用不当。和其他抗生素一样,随着临床用药时间增加,也出现耐药菌株的问题。
    g.有关磺胺嘧啶银、磺胺米隆及硝酸银3种药物的比较,如表15所示。
    h.纳米银:应用高科技纳米技术,将银制成25nm大小的银颗粒,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杀菌作用。又将纳米纳米银颗粒附着纤维表面,制成纳米银敷料,具有缓慢释放银离子,持续抑菌、杀菌的效果。不仅使用方便,且可以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换药负担。
    E.抗真菌药物:如创面出现真菌感染,除了全身要根据具体情况,停用或少用抗生素,加用抗真菌药物,改善潮湿环境,加强全身营养等措施外,创面局部可外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
    a.制霉菌素:主要针对白色念珠菌、隐球菌、球孢子菌等。因为胃肠道吸收少,血中浓度低,全身的应用效果不佳。临床应用于皮肤、黏膜或胃肠道的白色念珠菌感染。局部应用水剂,含制霉菌素10万U/m1,喷涂烧伤创面,4~6次/d。亦可用甘油混悬剂,内含制霉菌素5万U/ml甘油涂口腔黏膜。
    b.克霉唑(三苯甲咪唑):本药对念珠菌、隐球菌、曲菌、藻菌、着色真菌、球孢子菌、芽生菌等均有抑菌作用,它与胞质膜的脂质结合而影响真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烧伤创面的真菌感染,可用3%~5%克霉唑水溶性冷霜或软膏,1%克霉唑丙二醇溶液和1%~4%克霉唑二甲基亚砜搽剂3种剂型,常用霜剂和搽剂2种剂型。用1%克霉唑丙二醇溶液,局部可有痛感、并有过敏性皮疹和白细胞减少等并发症发生,对深部真菌感染无效。
    c.益康唑(econazole):本品系咪唑的衍生物之一,与咪康唑、克霉唑和异比唑等比较,其抗菌谱广,制菌力强,疗效高。抗菌谱有念珠菌、曲菌、酵母菌、双相型真菌和革兰阳性细菌,对浅部真菌感染有效,无不良反应。本品溶于甲醇不溶于水。局部外用剂型有1%霜剂、1%混悬液和1%粉剂,每天涂布2~3次。
    d.酮康唑:为白色或淡褐色,无臭,无味的粉剂。本药对各类念珠菌表面感染有效,亦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每粒胶囊含酮康唑200mg。用2%稀盐酸溶液配制1%酮康唑溶液,或用生理盐水配成1%混悬液涂创面,效果优于益康唑。
    e.其他:如果创面真菌感染严重,局部也可试用全身应用较有效的抗真菌药物如0.1%~0.2%两性霉素B溶液或氟康唑等。
    (3)浅度烧伤创面的处理:浅度烧伤的处理,主要是针对浅二度,因为一度烧伤创面的处理主要是止痛及保护创面勿使再损伤。
    浅二度烧伤创面的处理的原则,除了止痛外,主要是防止感染,促使其早日按期愈合。可采用暴露或包扎疗法。不论是采用包扎或暴露,均可按照本单位的经验、习惯,选用中、西创面用药。如有感染,一般可采用浸洗、湿敷等方法清洁创面,更改创面用药。必要时全加使用抗菌药物以控制感染。如原系包扎疗法,若感染严重时,可增加换药次数,酌情改用半暴露或暴露疗法。总之,一定要将创面感染控制好,因为感染可损毁具有再生能力的残留的生发层和皮肤附件组织,使浅二度创面变成三度肉芽创面,需要进行植皮才能愈合,如是大面积创面,则可引起全身感染,脓毒症后败血症,危及生命。
    (4)深二度烧伤创面的处理:深二度烧伤创面愈合有赖于真皮深层残存的毛囊、皮脂腺、汗腺的上皮再生。其治疗效果除与全身因素和烧伤深浅有关外,也与局部处理方法,创面愈合后的康复治疗和伤员的配合和对疾病斗争的毅力有关。
    ①非手术治疗:伤员经清创后,创面可根据本单位的条件、习惯和经验采用中药或西药行暴露或包扎疗法(参见包扎和暴露疗法)。但大面积烧伤宜采用暴露疗法,因为可以减轻感染的发生。而准备以后行削痂的创面宜用包扎疗法,因为暴露可使创面加深,且干燥的焦痂变硬、变薄,可让手术者在削痂手术时削得过深,误将具有再生能力的皮岛一并被削除了。如无感染,创面一般在3~4周愈合。深二度较浅者,可痂下愈合,较深者则多自然脱痂后愈合。愈合后上皮多较脆弱,经活动、牵拉、摩擦后,往往会出现水疱、甚至破裂;抗感染能力较差,易起小脓疱,形成糜烂面;瘢痕增生也较多,有时可形成挛缩畸形,严重影响局部功能。如发生感染,则具有自生能力的残存的皮岛被毁损,使深二度变为三度,一般需经植皮方能愈合。
    ②削痂手术:自1968年Janzekovic报道以来,现已广泛应用于深二度烧伤和较浅三度烧伤创面的处理。削痂疗法的优点是最大限度保留了有活力的上皮组织,较浅三度烧伤也能保留未烧伤的脂肪组织,因而创面修复后外形饱满,具有弹性,功能较好。
    A.削痂的理论依据:Jackson指出,皮肤烧伤后立即出现3个同心圆带区,受伤中心部为凝固坏死带,其中血管栓塞,细胞坏死;向外为淤滞带,此处,毛细血管及小静脉扩张,管腔内堆积大量溶解的红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排列松散,内皮细胞间出现裂隙血流停滞淤血,部分细胞变性;再向外则为充血区,毛细血管及小动脉扩张充盈,白细胞渗出(图11)。3个带的转归不尽相同,凝固坏死带为坏死、脱落;充血带为恢复、愈合;淤滞带可因处理不同区而向2个相反的方向发展,其中有称为处于濒死状态的“间生态”组织,若让其自然发展,则可由于干燥、感染、血流停止等因素而变成坏死组织,使创面加深形成三度烧伤;反之,若能改善淤滞带的血液循环,这些濒死的组织就能复苏、维持活力,可避免深二度烧伤变成三度烧伤。削痂即是将凝固坏死带去除,然后以皮肤覆盖,使处于濒死状态的“间生态”组织恢复活力。和切痂术的相比,由于能保存了较多的真皮及皮下脂肪组织,植皮愈合后瘢痕少,皮肤较柔软,功能形态较好。
    B.削痂时机:适宜的手术时间为伤后3~5天。过早坏死组织和具有活力组织间界面不清楚,常发生削痂过浅需第2次削痂。另外,创面处于渗出期,削痂后创面渗出显着;削痂过迟,感染机会增加,随着时间推移,痂下组织中也可有细菌生长,而削痂仅去除坏死组织,未能去除感染源,手术可能失败。另外,过迟削痂,暴露的焦痂变硬而不易削除,易发生削痂过深的现象。
    C.削痂方法:滚轴刀削痂的操作与滚轴刀取皮相类似。助手将边缘皮肤绷紧,使创面有一定张力,由近端向远端推进,在推进过程中通过调节刀刃与创面的角度和刀的压力改变削痂深浅度,力求一次削除全层坏死组织。凹陷部位可注射无菌生理盐水充填使创面平坦后再进行削痂,在滚轴刀难以运作的部位,如骨关节、跟腱、踝部、指蹼等处,可换用手术刀片或剃须刀片削痂。削痂创面出血较切痂创面多,以渗血为主,深二度创面削痂后真皮层平面呈现弥漫性渗血,电灼止血可造成大片组织再损伤,多采用热盐水纱布垫或0.05‰肾上腺素溶液纱布压迫止血。深二度与浅三度混合的创面削至脂肪层,出血不多,小血管结扎止血。肢体削痂可在止血带下进行,为进一步减少创面失血,可在放松止血带结扎较大出血点后再次应用止血带、或确定无较大血管出血的创面可不放松止血带,立即移植自体皮片、异体皮或异种皮,加压包扎后再放松止血带。但需注意应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能超过限定范围。另外,创面一定要无大的活动性出血点,包扎时施加的压力要能够阻止继续渗血,否则活动性出血将造成皮下血肿影响移植皮片成活,出血量大时甚至可能引起出血性休克。
    a.削痂深度的判断:既能彻底削除烧伤创面的坏死组织,又能保留有活力的上皮组织是理想的削痂手术要达到的目的。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术前要正确判断烧伤深浅度,在术中准确辨别削痂平面的组织的活力,削痂后创面无残留的坏死组织。在止血带下,深二度创面基底呈瓷白色,组织致密、湿润而有光泽,毛囊孔均匀密布,未见网状血管栓塞和灰暗无光泽的组织;放松止血带后创面布满针尖状出血点,表明已无残留的坏死组织。创面基底干燥、无光泽、无出血或出血不均匀表示残留坏死组织,需予以削除。深二度削痂创面基底的判断难度较大,削痂过浅,创面仍残留坏死组织,过深,则去除了活的上皮组织和过多的真皮组织,甚至使浅筋膜或脂肪外露,失去了削痂的目的。有经验的医师通过肉眼观察对削痂层次常能正确判断,但仍不可避免失误。为保证削痂的准确率,根据亚甲蓝(美兰)能使坏死组织染色,活组织不被染色的原理,术前用亚甲蓝直接涂抹创面,也可将亚甲蓝混合入1%磺胺嘧啶银霜剂中包扎创面,使创面染成蓝色,术中仅削除染色的组织。
    b.削痂创面的覆盖:削痂基底同切痂基底一样必须被覆盖。在覆盖前,应用抗菌药物溶液冲洗或外敷创面片刻。削痂后基底尚有较多的上皮组织残存,应选用合适的生物敷料覆盖,如新鲜或冷冻的异体皮,新鲜的、冷冻、或的辐照猪皮,甲壳胺膜,Biobrane等合适的创面覆盖物覆盖创面,创面经上皮化而自行修复;残存上皮组织较少或基底为脂肪组织的面积不大的创面,且自体供皮区来源充足的,可用自体皮片来覆盖;功能部位即使残留少量上皮组织,也应一并削除,移植大张自体中厚皮片,以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削痂面积较大又较深,自体供皮区又有限,应暂时用异体皮或猪皮覆盖创面,然后分期更植自体皮或采用自体和异体(异种)皮片混合移植封闭创面。削痂创面必须植皮或应用创面覆盖物。若应用凡士林纱布或抗菌药物溶液纱布包扎,创面渗出甚多,极易感染而使创面加深,完全失去削痂的目的了。
    (5)三度烧伤创面的处理:三度烧伤由于真皮及其附件均被破坏,除面积很小(直径小于1~1.5cm)者有可能由周围上皮生长而愈合外,一般均需植皮才能将创面封闭。目前国内外烧伤界人士均认为,不能自行愈合的三度烧伤创面,应早日行切痂植皮手术,早日封闭创面。因为三度烧伤形成的焦痂不论应用何种中西药物,不论应用包扎或暴露疗法,于伤后3~4周,均要痂下液化分离,出现肉芽组织,仍需植皮才能使创面愈合。焦痂为坏死组织,是细菌繁殖的良好场所,目前大面积烧伤的主要死亡原因仍为全身性感染,细菌主要来自创面。烧伤6小时后创面上即可能有大量细菌繁殖,并开始侵入皮下组织;伤后8h细菌已侵入淋巴系统;伤后5天以前,甚至每克烧伤组织上细菌数目可达到103~105。在伤后第1周内痂下组织菌量大于106/g组织者约11%,第2周上升为55%,第3周以后更升至75%。三度烧伤的焦痂含有因热能复合的脂蛋白复合体(LPC)能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心肌细胞及肝细胞线粒体的呼吸功能。故及早去除焦痂可减少或避免全身感染,全身炎症性反应、脓毒症或败血症的发生。切痂植皮术尚可疗程缩短,减轻伤员的痛苦,让伤员取得较满意的功能和外形。
    ①切痂适应证:三度烧伤创面、侵袭性感染创面、化学毒性物质所致烧伤创面均应采用切痂手术,去除坏死组织、感染病灶及毒性物质。婴儿对麻醉及失血的耐受较差,老人伤前疾患较多,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术前对婴儿、老人应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合并心肺功能严重障碍,严重吸入性损伤,严重水、电解质、酸碱紊乱,出血性疾的伤员,需待病情稳定或好转后,再进行手术。伤员有发烧、创面脓毒症并非手术切痂的禁忌证,及时切除作为感染病灶的坏死组织,可能使症状减轻,挽救生命。
    广泛的焦痂切除,术前需组织技术熟练的专业人员;准备充足血源及质量良好的异体皮或异种皮;合并颜面、颈部烧伤在麻醉中气道管理困难,手术前需要建立人工气道和术中良好的麻醉管理。不具备这些条件,不可贸然进行切痂手术。
    ②切痂时机:首次切痂时间在伤后3~5天,此时组织水肿未消退,术中容易分离和止血。有研究表明,应用1%磺胺嘧啶银霜剂的创面在伤后4天内每克痂下组织细菌量控制在105以下者占80%,此期间手术可减少感染发生,移植皮片也容易成活。1周后因水肿消退,组织层次不清,切痂时出血较多,约50%的创面每克痂下组织细菌计数大于或等于105,使术后发生感染和血肿的机会相应增加。严重脓毒症,创面需急症“抢切”,去除感染病灶,以挽救生命;酚、氢氟酸、铬酸、无机磷等化学烧伤,毒性物质可经创面吸收引起全身中毒,必须急症手术,切痂时间越早,毒性物质吸收量越少,对机体造成的危害也越轻;三度烧伤面积<5%、总面积<20%、无休克潜在危险者,入院后即可切痂;若伴有休克或烧伤深度暂不易确定,伤后72h施行手术;三度烧伤面积>60%通常需分次进行切痂。第2次切痂至少应安排在首次切痂3天后进行。两次手术间隔时间根据患者对前次手术的反应和移植的自体皮、异体皮或异种皮成活情况加以综合考虑。近年对大面积三度烧伤在伤后48h内切痂即休克期切痂的可能性进行了探索,临床结果表明,术前无休克症状的患者,在良好的监护条件下进行手术,是能够平稳经历手术的,而且术后血浆内毒素、TNFα和IL-6水平均较伤后48h后切痂的对照组下降显著,在其后的病程中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的发生率也显着低于对照组。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临床观察指标的建立,伤后48h内切痂将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③手术前准备工作:
    A.术前纠正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适量输血,补充血容量和保持血红蛋白水平在120g/L以上,但也须避免血液浓缩,血液浓缩需输血浆稀释。血浆蛋白质保持在正常水平,必要时输人体白蛋白以纠正过低的血浆蛋白质水平。
    B.术前检查和维护心、肺、肝、肾功能。检查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时需纠正,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静注维生素K1
    C.术前24h开始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参照烧伤创面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尚无细菌学资料时,选用针对烧伤感染最常见的细菌所敏感的抗生素。术前必须预防化脓性链球菌感染。
    D.制定手术方案。决定切痂和自体皮片供皮区的面积、部位。
    E.估计术中、术后输血量,准备充足的血源。成人切除1%体表面积焦痂需全血50~100ml。水肿期切痂出血较少,严重感染创面出血较多。
    F.准备质量可靠、合适的创面覆盖物,保证术后创面得到有效覆盖,否则造成创面继发性感染和坏死而导致手术失败。
    G.术前必须建立两条可靠的静脉径路。一条专供输血、输液以保证术中血容量;另一条供麻醉医师输注药物。必要时两条径路同时输血。
    H.严重烧伤或伴有颜面、颈部烧伤者,术前应气管内插管,保证术中良好通气。
    I.术前置导尿管,观察尿量作为估计血容量和决定输液量的依据。儿童尿量0.5~1ml/(kg·h),成人为50ml/h。
    J.监测PaO2、PaCO2、氧饱和度、呼吸次数和心率,特别是吸入性损伤患者和术中需翻身俯卧位进行手术时。俯卧位时,PaO2可能会有所降低。术中持续监测血氧。
    K.注意保暖,手术室温度应保持在32℃左右。
    ④切痂疗法:手术区域用碘酒、酒精消毒,对涂有磺胺嘧啶银糊剂的创面,先用肥皂液及温水将药物刷洗,再用碘酒、酒精消毒。在焦痂四周与正常皮肤或浅度创面的交界处切开,达深筋膜平面,用组织钳夹住焦痂一端,分离并向后牵拉,暴露深筋膜,在此平面分离并切除焦痂和脂肪。因大量的组织液积聚在深筋膜与脂肪层之间疏松的结缔组织中,使得组织容易分离且层次清楚,分离时手术刀刃应向皮下脂肪组织面,以免切痂过深伤及深筋膜,怀疑有肌肉坏死,需要切开深筋膜进行探查,将坏死肌肉一并切除。对累及的肌腱或骨骼应尽可能保留。分离焦痂时随时结扎穿支血管,否则动脉断端缩入组织内不易止血。钝性分离可减少对组织及血管的损伤。焦痂去除后,在基底面及切口边缘仔细寻找血管断端并结扎,创面用热盐水纱布外敷加压包扎,数分钟后再打开敷料止血。肢体切痂一般均应用止血带,在初步结扎止血并用热盐水纱布加压包扎后放松止血带,止血带放松后,发现有活动性出血点时,在渗血处切割敷料或由近端逐步松解绷带暴露出血点并结扎。肢体电烧伤切痂时不宜上止血带,否则末端缺血可进一步加重原有的血管损伤。清除坏死肌肉应在放松止血带后进行,这样才能判断肌肉组织的活力。头、面部深度常不易判定,且血液循环丰富、再生力强,故一般不主张立即切痂。背、臀部皮肤较厚,部分毛囊、汗腺等皮肤附件可深达皮下脂肪层,如判断有困难,可先作“削痂”,再观察显露组织的情况是否进一步将其全部切除。臀部、肩部、女性乳房、手掌及足底部健康脂肪组织的尽量予以保留,这样经植皮片愈合后,创面比较柔软,能获得较理想的外观及功能。已发生脓毒症的伤员,一定要将可能引起全身症状的感染焦痂病灶全部切除,否则术后病情反而会加重恶化,甚至导致死亡。
    一般一次切痂范围控制在20%体表面积较安全。若麻醉条件完善、术中患者内环境稳定、血源充足、异体皮或异种皮有质量保证、手术者操作熟练、相互间配合密切、在2~3小时内可完成手术,可一次切痂50%~60%体表面积。为了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可分几组同时进行。
    植皮前用过氧化氢(双氧水)和(或)0.05%氯己定溶液(洗必泰溶液)冲洗受皮创面,也可选用抗生素纱布贴敷。再次检查有无活动的出血点,一定要彻底止血后进行植皮。植皮后,内层可贴用抗生素纱布,外敷料需有一定厚度,铺平,以防皮片移动,然后均匀加压包扎。
    ⑤切痂创面的覆盖:切痂后的创面必须用合适的覆盖物覆盖,否则创面暴露发生继发性坏死和感染而导致手术失败。深筋膜层血供丰富,植皮后易成活。
    A.自体皮移植:当切痂面积不大、自体皮源充足时,应立即移植自体刃厚皮片或中厚皮片,手背、关节等功能部位移植大张中厚皮片。来源不足时,可将自体皮制成网状,或用尖刀戳出直径0.5cm大小的小孔以增加其面积。也可将自体皮剪成邮票状散在移植。
    B.自体、异体皮混合移植:当大面积烧伤因自体皮来源不足,切痂创面可将自体、异体或猪皮剪成小邮票状或条状,互相间隔贴附于创面上,不留空隙,然后包扎。创面覆盖物中,以新鲜的异体皮为首选,其次为冷冻的异体皮、新鲜的猪皮、各种方法处理过的猪皮(幅照的、戊二醛、甘油其他药物处理的、冷冻干燥的),或各种人工制造合成的覆盖物。猪皮的排斥反应出现较早,故应适当增加移植于其中或其下的自体皮的密度。
    C.大张异体皮打孔然后嵌入自体皮:在切痂后的创面上,先将预先用轧皮机将大张异体皮或猪皮轧出一定大小,一定距离的小孔眼,然后即包扎。术后48h,再次手术,可在局部麻醉下切取薄的自体皮,剪成异体皮留出的孔眼大小,然后嵌入其中。此方法比较费时、费力。改良的方法,也可先在切痂后的创面上散在移植剪成小块的自体皮,然后用大块异体皮覆盖。此法只要一次手术,但手术时间相对长一些,并且术中创面有渗血的可能。
    D.自体微粒植皮:即将自体皮片用剪刀或碎皮机剪成lmm2以下微粒皮,再制备1个有很多小孔的漏盘及1个稍大的托盘,将绸布铺在漏盘上,微粒皮撤在绸布上,加入生理盐水使皮粒漂浮,待水由漏盘小孔流出,则微粒皮沉附于绸布上,再覆盖绸布于大张异体皮真皮面,则微粒皮表面得部分均匀黏附于大张异体皮真皮面,再将其敷贴在创面上。还有大张异体皮自体皮浆移植法,即将自体皮剪成皮浆,难以辨别表皮或真皮面,再均匀涂敷自体皮浆于大张异体皮真皮面,将大张异体皮移植于创面。
    E.其他:尚有异体真皮耕耘播种自体皮肤细胞方法,即用刀片在大张异体皮真皮面纵横划沟,避免划透表皮,沟距1~2mm,将自体表皮细胞悬液均匀滴涂在沟内,再将其覆盖于创面上。
    切痂后如发现创面不适合自体皮移植,或伤员病情恶化,手术不能继续,可暂将异体皮包裹创面,等病情好转后再新自体皮移植。
    如创面有骨、肌腱、血管等暴露,可行局部皮瓣转移覆盖。也可在创面内转移局部的肌瓣和筋膜瓣覆盖后再用自体皮覆盖。
    ⑥术后处理:
    A.术后应密切观察伤员生命体徵的变化,注意有无感染全身扩散的征象。全身继续应用抗生素,维持水电平衡,给予静脉及口服及营养支持。
    B.大面积烧伤患者或术中出血较多者,术后4h测定血红蛋白,以决定是否要继续输血和输血量。应使血红蛋白维持在12g/L左右。
    C.术后48h内,经常检查手术部位外敷料有无渗血,若渗血范围不断扩大,需检查创面是否有活动性出血点,结扎止血。
    D.术后制动,避免供皮区因摩擦而继续渗血和移植皮片移位,导致手术失败。
    E.注意保暖,病室环境保持在32℃。因为广泛切痂术后常可引起体温降低,可持续10多小时或更长些。其原因可能为全身麻醉使代谢降低,去痂后创面在术中裸露而蒸发失热,术中输注大量冷冻保存的血液、血浆,如手术时环境温度较低而术中、术后又不注意保暖,则更易促成低温。
    ⑦未切除剩余焦痂的处理:大面积三度焦痂,因为种种原因,如伤员全身情况不允许、其他如供皮、供血条件的限制等等,不能在伤后将焦痂全部切除。有些部位,如头面、会阴、腋窝等处,一般不宜切痂。因此还必须与其他处理方法如剥痂、蚕食或药物脱痂等结合起来进行去痂植皮。中草药如化腐生肌散、东方1号、愈创十号、凡士林等,或局部湿敷等均有一定脱痂作用,可补充手术去痂的不足。药物脱痂应控制在一定面积范围,一次敷药面积以15%左右为宜,并应注意局部或全身使用针对性抗菌药物。若一次敷药面积过大,又不注意针对性抗菌措施,可引起致命的全身性感染。等待焦痂脱落,出现新鲜的肉芽创面后,再行自体游离植皮术来封闭创面。
    (6)感染创面的处理:
    ①创面感染的细菌来自伤员自身皮肤或创面残留的毛囊汗腺中存留的病菌;伤员的口、鼻、呼吸道、肠道的病菌;周围环境的污染,包括接触污染(床垫、被服、敷料、器械、工作人员等)与空气污染。其中接触是主要的。因而对创面要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使接触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尤其是在烧伤后最初的2周内,在创面尚未干燥结痂,创基的肉芽屏障尚未形成前,更应注意加强隔离措施。
    烧伤创面感染常见的菌种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杆菌等。由于青霉素的广泛应用,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已很少发现,而真菌、病毒感染逐渐增多。
    深度烧伤创面目前尚难完全避免感染的发生,尤其是焦痂(痂皮)自溶脱落时。感染有时局限于创面,仅为非侵袭性感染。有时感染却扩展至创面深层及四周组织,成为侵袭性感染,局部发展出现如创周蜂窝织炎、淋巴管炎等。感染的侵袭与否,主要决定于病原菌与人体抗力之间关系。病原菌数量多、毒力强,而人体抗力差(烧伤面积大、深度烧伤广、年龄大、营养差)时,易发生侵袭性感染。烧伤早期也容易发生侵袭性感染,这可能与烧伤早期内环境尚未稳定,人体抵抗力下降,以及早期创面尚未形成肉芽屏障等有关。
    侵袭性感染除使感染扩散至创面深层及四周组织外,且可能导致严重的全身性感染,成为脓毒症、败血症等。但目前对创面感染是否向周围侵袭尚缺乏确切的临床指标。有下面临床表现者应予注意:A.创周蜂窝组织炎明显;B.创面潮湿,色泽暗晦,有出血点,创缘无上皮生长,严重者,创面发黑,有出血坏死斑;C.皮片生长不良,已存活皮片又有侵蚀坏死现象,甚至未被烧伤的正常皮肤也会出现坏死斑。D.肉芽组织暗晦,亦可有破坏“虫蛀”现象;E.若焦痂未脱落,焦痂可发黑、凹陷,但外观也可无异常,必要时应行焦痂开窗探查;F.痂下菌量计数每克组织菌量超过10万。但菌量只能反映细菌情况,还需结合临床表现予以全面考虑。
    在创面发生变化的同时,全身会出现中毒症状,如高烧或低温,心率呼吸加快,食欲不佳、腹胀,神志不清、谵语,舌干、舌苔发黑有芒刺等。白细胞升高或降低。血培养可能检不出细菌。
    ②感染创面的处理原则:
    A.感染创面应充分引流:尽可能及早去除坏死组织,及时完善地予以覆盖。对血循可达到的创面感染如创周蜂窝织炎,可考虑全身应用敏感的抗生素。对血循环不易达到的焦痂下坏死组织与坏死肉芽创面等,除加强伤员抵抗力与全身应用抗生素外,可考虑局部用药,如10%磺胺米隆霜、1%磺胺嘧啶银霜等以降低菌量。
    B.深、浅二度创面感染时,应将感染的水疱皮全部去除,以淋洗、浸泡、湿敷等方法引流去除脓汁,创面多可自行愈合。感染严重的病例可用抗菌药液,如1%新霉素、10%磺胺米隆、1%磺胺嘧啶银等湿敷或半暴露。
    C.若感染创面的焦痂已开始自溶脱落时,则应以脱痂或剥痂的方法,有计划地尽快去除痂皮或焦痂,并及早植皮,封闭创面。在感染创面湿敷时,应强调创面清理,勤交换敷料,可每4小时更换1次,使用对创面菌种敏感的中西药物。
    D.当痂皮、焦痂或肉芽创面出现出血性黑色坏死斑时,说明已有大量细菌繁殖将创面的血管堵塞,此时全身会呈现明显的中毒症状,伤员已处于极度危险状态。除了全身给予抗生素和支持疗法外,应当机立断粒即进行坏死病灶切除,不论是焦痂、肉芽组织或已移植成活又坏死的皮肤均须全部去除,然后以异体皮、猪皮或各种不同的人工皮覆盖。一般将感染灶清除后,病情会有所好转,如果病情未被控制,则预后不佳,可再次行病灶切除,四肢可考虑行截肢术。
    ③特殊感染创面的处理:
    A.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创面铜绿假单胞菌来自外界接触或交叉感染,伤员自身(如口、鼻、肠道)的带菌也是一重要来源。通常铜绿假单胞菌污染创面后并不一定迅速繁殖造成严重感染。但当大量应用抗生素后,使创面一般细菌被抑制时;伤员处在温暖、潮湿环境中,消毒隔离制度不严时;外用抗菌作用不强的药物尤其是油剂药物,更换敷料不及时或痂下积液引流不畅,或创面受压过久时;伤员营养不良,贫血,血浆蛋白过低,机体抵抗力降低等状况时,铜绿假单胞菌极易在创面上生长繁殖。
    创面被感染后多呈现绿色,或被覆一层绿苔,往往首先发现敷料绿染,并伴有特殊的恶臭味。若发展成侵袭性感染,尤其是伴有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时,创面肉芽组织和正常皮肤可出现黑色的出血性坏死斑。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创面的处理原则:
    a.首先在于预防: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早期要加强无菌管理,创面暴露好,避免受压,使其迅速干燥,以造成不利于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的环境,并适当使用抗生素和及早的创面用药。尽可能使创面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不发生或尽量推迟发生。肉芽屏障形成后,则创面抵抗铜绿假单胞菌侵袭的能力增强。
    b.若包扎或受压创面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就改为暴露,并加强创面用药及翻身。
    c.对于坏死组织少的表浅感染,可用10%磺胺米隆、1%磺胺嘧啶银或0.1%庆大霉素溶液作半暴露,也可以用消毒液(苯扎溴铵、氯己定、杜米芬、碘附等)清洗或局部浸泡。对于坏死组织较多的深层或侵袭性感染,可敷用10%磺胺米隆霜、1%磺胺嘧啶银霜等。
    d.及早将坏死组织切除或削除,并立即用自、异体皮覆盖。如出现全身脓毒性感染症状时,除了加强全身支持疗法及抗生素的使用外,应立即将感染的病灶切除植皮,才能控制病情的发展,挽救伤员的生命。
    B.创面真菌感染:在创面真菌感染中以念珠菌居多(热带念珠菌最多,白色念珠菌次之),此外尚 可有曲霉菌、毛霉菌等。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合真菌生长。烧伤创面的真菌感染通常表现有两种形式:
    a.浅层感染或污染在焦痂、痂皮或半暴露纱布的表面,出现灰白色、黄褐色、绿色等点状或圆形绒毛状真菌集落,若不予以处理,可扩大而互相融合呈大片绒毛状苔。这种浅层感染或污染,只要处理及时,通常不致引起严重后果。处理方法是以2.5%碘酒涂擦焦痂、痂皮真菌集落处,或以碘附涂擦裸露创面的真菌集落。
    b.真菌已侵入痂下、软组织,常是真菌全身播散的开始,或全身播散性真菌病的一部分,多发生于伤情重、病程长、消耗重的伤员。抵抗力下降是真菌感染发展的主要原因,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促进真菌的播散。真菌对创面的入侵常是局灶性而成簇的,但其分布则又往往是分散的。感染的首先征象是在创面出现黑色出血灶,有的沿筋膜平面在皮下扩散,或穿透筋膜向深部侵蚀,痂下脂肪坏死和皂化,痂下软组织呈奶黄色。有些真菌如毛霉菌易侵入血管,从而产生软组织广泛缺血性坏死,或可侵入骨髓血窦,很快地发生骨髓炎。在正常皮肤上也可见到转移性感染病灶,表现为坏疽样脓疱(真菌性脓疱)。
    深层创面真菌感染扩散的治疗很困难,全身和局部可酌情选用氟康唑(大扶康)、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物。若从细菌培养和病理切片中发现真菌感染尤其是如曲霉菌等的感染,应该立即行抢救性的病灶切除创面植皮手术。一般病情进展很快,有的刚手术后数小时,坏死的创面又复继续扩大,甚至行截肢手术也难挽救伤员的生命。
    (7)深度烧伤残余小创面的处理:深二度及三度烧伤,当创面基本愈合后,后期常残留散在的小创面,虽经多种措施,但往往反复溃破,历时数月,经久不愈,这样就增加了伤员的痛苦,严重影响伤员的功能恢复。
    残余小创面常出现在三度创面皮片间隙,但更多见于自愈的较深的深二度创面。取皮较深的供皮区也可发生。表现为肉芽苍老、水肿,周边的上皮不向内生长,创面向外扩大。已愈合的皮肤上出现斑点状虫蚀样小溃疡,皮肤表面则可形成糜烂面。有时在表皮角化痂壳下潜藏小脓点,溃破后形溃疡。严重时溃疡、糜烂面可融合成片状,并继续侵蚀周围创面。
    ①出现残留小创面的可能原因:
    A.创面植皮不及时,移植自体皮片间隙过大,或供皮区取得太深,致使创面迟迟不能愈合。
    B.创面由于瘢痕较多,移植皮片薄、质量差,或较深的深二度创面勉强自愈等,致承受压力、耐磨性能均很差,稍遇损伤即溃破,不易愈合。
    C.顽固的感染。如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有时还可能系病毒感染,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并发细菌感染。
    D.大面积深度烧伤伤员后期出现残留小创面,除与早期创面治疗不积极外,也与后期治疗不及时,思想上不重视有关,以致创面的清洁、换药、翻身、植皮等均不如早期抓得紧。病程后期对新愈合创面的保护亦常易被忽视,如伤员下床过早,或下床时下肢未予绷带包扎以协助静脉回流,致使下肢新愈合创面淤血、起疱,稍受损伤即溃破。
    ②防治方法:
    A.首先在于预防:及时、完善的覆盖创面应自始至终抓紧,不能前紧后松;对创面的清洁、换药、翻身,以及创面愈合后的保护亦不能放松。
    B.处理应着重于清洁。用淋洗、浸浴、浸泡等方法,清洁正常皮肤、创面及已愈合的创面。应将表皮角化痂壳尽量去除,使引流通畅,避免痂壳下积脓。肢体浸泡,宜用苯扎溴铵等消毒药液。在创面清洁基础上再考虑局部用药。
    C.局部可使用莫匹罗星、八湿膏、生肌散以及东方一号等,以及有效的抗菌药物。八湿膏对后期残余创面效果较好,但其抗感染能力差,可与抗菌药物合用。对经久不愈的残余创面,用药物控制感染后,也可将局部瘢痕、溃疡削除或切除后,立即移植自体皮。
    D.改换环境,可以让伤员带一些小创面出院,在家继续治疗。因为在医院中耐药细菌多,尤其是耐药性葡萄球菌,交叉感染不可避免。常有伤员带有小创面出院后不久,残余创面很快就愈合了

预后

预后:提高大面积烧伤的治愈率是提高烧伤总治愈率的关键。1980~1990年第三军医大学烧伤研究所共收治烧伤病人2305例,病死121例(5.25%)。2305例中烧伤面积50%以下的1996例,死亡19例(0.96%);50%以上者309例,死亡92例(29.8%)。换言之,烧伤面积50%以上者的死亡率高于50%以下者30倍以上。121例死亡病人中,烧伤面积在80%以上者占72例(59.50%)。
    烧伤病人的死亡原因,特别是大面积严重烧伤,较为复杂。黎鳌院士分析了近10余年国内外主要文献,发现导致烧伤的主要死亡原因有3:吸入性损伤;感染和内脏功能衰竭。死亡率依次为40%~80%;50%~60%;70%~90%。
    1.治愈率(死亡率)  影响烧伤治愈率的原因较多,诸如烧伤面积大小、深度、患者年龄,有无复合伤、伤前健康状况、急救和早期处理是否及时和适当等有关。
    (1)与烧伤面积的关系:一般来说,烧伤面积愈大,治愈率愈低。分析第三军医大学烧伤研究所1989~1999年收容的4636例烧伤,死亡66例(1.4%)。其中烧伤面积低于50%死亡率低(0.46%),烧伤面积51%~80%者死亡率也不高(4.7%),烧伤面积80%以上,特别90%以上者死亡率也增高(55.%)(表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四医院分别统计了1958~1979年与1980~l995年两个阶段不同烧伤面积病人5631例的死亡率,资料表明病死率随烧伤面积的增加而升高,随年代的前进而降低。第1阶段收治1318例病人,死亡73例,总死亡率为5.54%,面积50%以下死亡率为1.68%,80%以上为64.18%。第2阶段收治4313例病人,死亡53例,总死亡率降至1.23%(表17),面积50%以下死亡率为0.21%,80%以上为44.87%。死亡率说明80年代以后烧伤救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在统计烧伤治疗效果时,常应用总治愈率。但各单位收治的伤员中,死亡率较低的中小面积烧伤占多数。随着医疗技术日益进步使治愈率的主要是大面积和严重烧伤伤员,但所占的比例不高。这样一平均,就看不出医疗技术进步的效果了。故用总治愈率评价某组病例或某段时间的烧伤治疗水平往往是不确切的。为此,临床上当前大多采用的是烧伤患者病死亡率为50%时的预计烧伤面积(expected lethal area,LA50)例如,第2阶段的LA50为96.99%(即TBSA为96.99%的患者可治愈一半),明显高于第1阶段的75.93%(表18)。
    (2)与烧伤深度的关系:三度越多,治愈率越低(表19)。在36678例烧伤伤员中,烧伤面积在50%~69%的伤员无三度治愈率为85.19%,有三度的仅为36.96%;而面积大于70%的伤员,无三度的治愈率为53.41%,有三度的仅为7.88%。差别十分显著。
    (3)与吸入性损伤的关系:吸入性损伤死亡率各家统计不一,文献报道大多在40%~50%。分析3429例有吸入性损伤(表20),中度、重度的死亡率分别为22.88%和74.69%。如果将两者合并计算共1466例,死亡624例,死亡率为42.57%,则与文献报道相近。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统计一组3617例烧伤伤员,有吸入性损伤者占278例,死亡140例,死亡率高达50.36%。同组无吸入性损伤的死亡率为3.95%,即有吸入性损伤的死亡率(50.36%)近13倍于无吸入性损伤者(3.95%)(表21)。从另一角度看,272例死亡病例中,吸入性损伤占140例,即死亡患者中半数以上(51.80%)有吸入性损害。尤应强调指出的是,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多发生在大面积烧伤时。TBSA高于50%的4380例病例中,有中、重度吸入性损伤例数1466例,占1/3(33.47%)。因此,救治吸入性损伤对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4)与复合伤的关系:由于复合伤的严重程度不同,对烧伤治愈率影响的程度也不同。例如上述第1阶段的病例中,记录了886例复合伤,治愈了710例,治愈率81.99%,明显低于这组3411例的总治愈率95.07%。其中脑外伤、腹部伤和胸部伤更低,分别为69.89%、69.59%和77.78%。36例重型脑外伤的治愈率仅27.78%。
    (5)与年龄的关系:烧伤与其他创伤或疾病相同,其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小或越大,治愈率越低。但老年人(65岁以上)的治愈率明显低于小儿。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的内脏、代谢、神经内分泌、免疫、修复等功能已趋低下,尤其是在遭受外界打击后。近年的研究表明,这也是多内脏功能衰竭多发生在老年的重要因素。
    根据上海瑞金医院资料,3492例烧伤患者在第1阶段的治愈率达97.68%,在第2阶段4171例提高到98.9%。死亡率则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以第1阶段为例,年龄在10岁以下者为0.25%;11~20岁为0.83%;21~60岁为2.89%;大60岁以上8.78%(表22)。
    (6)与早期处理的关系:烧伤,尤其是大面积严重烧伤,如能得到早期及时的和确当的处理,则病情发展比较平稳,并发症较少,治愈可能性较高。现已为普遍公认的事实,即延迟复苏的烧伤动物或病人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高。第三军医大学曾统计了一组烧死面积80%以上和(或)三度烧伤面积50%以上的成人69例,治愈37例,死亡32例(表23)。治愈组的多数(27例,73.0%)于伤后8h内入院,其中16例(43.2%)于伤后4h入院;死亡组于伤后8h以内入院者13例(40.6%),未及半数,4h入院者才8例(25%)。提示入院越早,得到的治疗也越早。分析还发现,治愈组16例8h入院患者中,9例在入院前、伤后不久即开始了较合理的复苏处理,而死亡组8h后入院患者中,仅7例在院外接受了复苏处理,且输液量较少。显然早期处理,包括现场急救,特别是技术力量前伸、后送途中处理、复苏质量等,是提高治愈率,尤其是提高严重大面积烧伤患者治愈率的十分关键的措施。
    2.死亡原因  烧伤的死亡原因较复杂,常常不是单一死因。而且由于治疗的进步,烧伤的主要死亡原因也随之变迁。20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死亡原因为休克;60年代以后,为感染;70年代,由于抗休克、抗感染措施的不断进步,特别是重症监护病房(ICU)的设立,使许多严重烧伤患者得以获救,但仍有不少患者只是延长了生命,最终仍不免由于内脏并发症(包括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上述第2阶段(1980~1992)64320例烧伤患者,共死亡3348例,共记录了死亡原因4612例次(有的患者不止一项死亡原因)(表24),其中内脏并发症(含多脏器衰竭509例次)占半数以上,感染次之,吸入性损伤列第3,3者共占85.58。
    由于烧伤死亡原因常常不是单一的。不少严重休克、感染或吸入性损伤患者最后多因内脏并发症而死亡。这是内脏并发症居烧伤死亡原因首位的主要原因。
    死于内脏并发症的患者中,以肺部并发症居多,其次为多脏器衰竭。例如上述因内脏并发症死亡的2320例中,肺部并发症占677例,达29.18%;多脏器衰竭占509例,占21.94%(表25)。
    烧伤后死亡原因中肺部并发症居多的原因是因为肺部并发症在烧伤后内脏并发症中发病率最高。第2阶段64320例烧伤中记录了7875例次内脏并发症,如表26所示,肺部并发症共1972例次,占25.04%。
    肺部并发症发病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有两点:①与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的特殊性有关;②与吸入性损伤有关。吸入性损伤的主要病理变化为气管-支气管炎、肺水肿、支气管阻塞和肺萎陷(或肺不张)。这些病变可导致肺部感染,发生肺功能不全或衰竭。肺功能不全不仅可反过来加重肺水肿和肺部感染,形成恶性循环,而且可加重缺氧和低氧血症,进而引致多脏器损害和易于发生全身性感染。
    由此可见,吸入性损伤不仅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全身感染和内脏损伤的重要因素。
    根据上海瑞金医院127例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分析,得出类似的结论。死亡原因仍以创面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吸入性损伤居前3位,第2阶段(1997~2003)中创面脓毒症的百分比下降(12.21%),而肺部感染上升(18.18%)(表27)。
    3.后遗症  严重烧伤患者常在病程中并发各类内脏并发症和功能不全。这些并发症可在烧伤创面愈合后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往往可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但大多数有后遗症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后可逐渐恢复健康。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烧伤科曾对13例烧伤面积超过90%的严重患者随访了3~24年,发现绝大多数的内脏并发症,包括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和(或)肺功能不全,心肌损害,肝、肾功能不全等均能在创面愈合后不久逐渐恢复。然而有些后遗症,如尿路结石,颅骨大块缺损,腹壁缺损和腹壁疝,深静脉栓塞,骨关节畸形(由于关节化脓性感染或关节附近瘢痕挛缩,骨骼生长发育畸形,骨关节溶解、骨刺或骨增生等引起),严重吸入性损伤引起的支气管狭窄、支气管扩张、慢性多发性脓肿等,则多需要进行一定的治疗,才可康复或症状减轻。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在创面愈合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大部分汗腺被毁,散热的能力差,故对热的耐受性差,但经过2~3年或更长时间往往也能逐步适应和代偿。
    常见的大量的后遗症是由于瘢痕增生和瘢痕挛缩所造成的形态和功能障碍、畸形。目前尚无多少治愈的烧伤病人,后期需要进行整形手术治疗的确切发病统计数字。由于瘢痕形成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所以伤后发生形态和功能障碍、畸形目前尚难完全避免。然而某些瘢痕挛缩畸形与早期治疗不当有密切有关,如处理适当,是可以避免发生或至少减轻功能障碍和畸形的程度。下列数点不恰当的早期处理能影响瘢痕挛缩的发生:
    (1)创面处理不当:这是早期治疗中影响功能最多者。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①深度烧伤未及早进行切、削痂植皮,而是待自然脱痂后在肉芽组织上植皮;②浅二度烧伤处理不当,以至创面感染加深;③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切、削痂后未予大张自体植皮等。
    (2)供皮区处理不当:例如供皮区取皮过深,发生感染等。
    (3)肢体环状深度烧伤减压不及时,以至肢体末端或深部肌肉、肌腱等缺血坏死,造成肢体功能丧失。
    (4)治疗和创面愈合过程中未注意将肢体、颈部等置功能位或适当位置,以致畸形愈合或挛缩畸形。
    (5)创面愈合后未早期应用弹力敷料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并没有坚持(至少加压到伤后1年~1年半)。未及早开始功能锻炼,也未将有瘢痕的关节置于抗挛缩位。这些均导致瘢痕增生、粘连、挛缩、关节僵直等不良效果。
    (6)已形成畸形后未及时处理,致使挛缩畸形日趋严重,特别是在小儿,由于瘢痕不能与骨骼同步增长,时间越长,挛缩畸形越重。

预防

预防: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

Copyrights 2005-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